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九

来书云:“谓致知之功,将如何为温凊、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非别有所谓‘格物’,此亦恐非。”
此乃吾子自以己意揣度鄙见而为是说,非鄙人之所以告吾子者矣。若果如吾子之言,宁复有可通乎?盖鄙人之见,则谓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知如何而为温凊之节、知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所谓“知”也,而未可谓之“致知”。必致其知如何为温凊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凊;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
温?之事,奉养之事,所谓“物”也,而未可谓之“格物”。必其于温?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温?之节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于奉养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奉养之宜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然后谓之“格物”。温?之物格,然后知温?之良知始致;奉养之物格,然后知奉养之良知始致。故曰:“物格而后知至。”致其知温?之良知,而后温?之意始诚;致其知奉养之良知,而后奉养之意始诚。故曰:“知至而后意诚。”此区区“诚意、致知、格物”之说盖如此。吾子更熟思之,将亦无可疑者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来信说:“您说的‘致知’的功夫,其实就是怎样让父母冬暖夏凉,如何奉养父母等,孝行发自内心地做到位,也就是‘诚意’了,并非别有个格物,这也恐怕不对吧。” 这是你以自己的意思来揣度我的观点,我没这样对你说过。如果真像你所言,怎么可能说得通呢?我的看法是“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这里所谓的“意欲”的“意”不能称做诚意,而必须是真正实践了使父母冬暖夏凉、侍奉他们的愿望,并且务求自己对此感到愉快而不是违心,然后才能叫做诚意。知道怎么做、何时做,这只能称做知,而尚不能说是致知。只有正确运用关于冬暖夏凉的知识,切实做到了让父母冬暖夏凉;运用关于奉养正恰的知识,切实做到了奉养正恰,然后才能称做致知。 “温?之事,奉养之事”,都是具体的事物,但不能说知道了这些就是格物了。必须遵循自己的良知要求做到了使父母冬暖夏凉和侍奉适宜的事,而且没有丝毫的保留,然后才能说是“格物”了。父母冬暖夏凉的物“格”了,而后知冬暖夏凉的良知才算是“致”了;奉养父母适宜的物“格”了,而后知安度晚年的良知才算是“致”了。所以,《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达到了那个知道冬暖夏凉的良知,而后务使父母冬暖夏凉的意才会诚;达到了那个知道适宜奉养的良知,而后务使父母安度晚年的意才会诚。所以,《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我的诚意、致知、格物的学说大概就是这样。你再仔细思考,也就没有什么可疑惑的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

诗人: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
复制作者 王守仁
猜您喜欢

待士熙道未至

形式:

凤凰饥忆玉山禾,鼓翅飞下玉山阿。 玉山之禾粒未熟,饥不得食心如何。 麒麟渴忆昆山流,轩轩直出昆山幽。 昆山之流流未长,渴不得饮予心愁。

复制 石介 《待士熙道未至》

刘生病归

形式:

泰山山前有琼圃,其中不树蕨与薇。 千头绿竹瑶实甘,百亩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凤凰饱,鼓翅奋臆扬清辉。 徂徕山下少耕锄,蒿藜满圃无芳菲。 驺虞不住鸾鸟去,日暮啁啾燕雀飞。 嗟哉刘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徕依。 经年采掇不得饱,正是新春癯瘠归。

复制 石介 《刘生病归》

读五王传

形式:

圣贤用策宁相远,千载毫厘竟不差。 四皓当年安汉嗣,五王今日复唐家。

复制 石介 《读五王传》

初过潼关值雨

形式:

二十年来忆华山,扬鞭西笑入秦川。 浮云何苦深遮闭,岂是三峰不好贤。

复制 石介 《初过潼关值雨》

寄李缊仲渊

形式:

噫吁嘻!屈原放,贾谊投。晦之流,子望囚。古人今人皆不免,才能累身才反仇。 吾友仲渊少学古,胸中疏落罗孔周。点毫磨墨作文字,壮哉笔力追群牛。 三十青衫得一尉,尺泽寸波蛰长虬。清廉爱民复材武,一日得罪系滁州。 噫吁嘻!屈原忠臣楚之望,贾谊少年才无俦。晦之子望俱命世,麒麟头角争崔崷。 时不与兮将柰何,仲渊仲渊勿涕流。

复制 石介 《寄李缊仲渊》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