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其三】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 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其二】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其三】 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 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 【其四】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 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 【其五】 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 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

注释

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 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因被人诬陷,贬为岭南道境内的一名县尉。 中书舍人:官名,唐代撰拟诰敕的官员。 中书贾舍人至:即中书舍人贾至,与李白同时的诗人,乾元(唐肃宗年号,公元758~760)年间被贬为岳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司马。 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 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 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 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姑且。就,一作“问”。 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 湘川:指湘江一带。 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 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 鸿:鸿鹄,即天鹅。 白苎:歌曲名。 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 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句: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一组七绝。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这组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秋景,也反映了诗人渴望重返长安的心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其一 《唐诗正声》评:《远别离》托兴皇、英,正可互证。 《李杜诗选》:敖子发曰:游览诗妙在缀景而略写怀古之意。此诗缀景宏阔,有吞吐湖山之气,落句感懊之情深矣。 《升庵诗话》:此诗之妙不待赞。前句云“不见”,后句“不知”,读之不觉其复。此二“不”宇决不可易,大抵盛唐大家正宗作诗,取其流畅,不似后人之拘拘耳。 《唐诗直解》:缀景宏阔,有吞吐湖山之气。太白所长在此,他人不及。末句正形容秋色远耳。俗人不知,恐认做用湘君事。 《唐诗解》:唐云:湘君不得从舜,有类逐臣,故思吊之。幼邻(贾至)亦云“白云明月吊湘娥”,白盖反其语意尔。 《唐诗归》:钟云:此句正形容“秋色远”耳。俗人不知,恐误看作用湘君事(“日落长沙”二句下)。 《唐诗归折衷》:唐云:吊泛然者,读《远别离》当自知之(“不知何处”句下)。又云:贾诗“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李盖就其诗意而反之。吴敬夫云:登眺山川,感慨系之,自是人情所有。或谓湘君不得从舜,有类逐臣,故吊之。或谓湘君指杨妃,明皇无从而吊,纷纷傅会,大误后学,不可不知。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作以神胜。 《唐宋诗醇》:即目伤怀,含情无限,二十八字,不减《九辩》之哀矣。解者求其形迹之间,何以会其神韵哉! 《诗法易简录》:妙在“不知何处”四字,写得湘妃之神缥缈无方,而迁谪之感令人于言外得之,含蓄最深。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写景皆空灵之笔,吊湘君亦幽邈之思,可谓神行象外矣。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云:只言“日落”,未说到“月”。此首伏末首。 其二 《唐诗归》:钟云:写洞庭寥廓幻杳,俱在言外。钟云:水月静夜,身历乃知(“南湖秋水”句下):谭云:“耐可”,丑字。 《唐诗解》:天不可乘流而上,聊沽酒以相乐耳。“赊”者,预借之意,时盖未有月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首下联,景中含情,落句吊古;此首下联,情中见景,落句悲今。真景实情,互相映发,凌厉千古。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曰:乘流直可“上天”,故将船买酒,可至“云边”也:无非形容月色之妙。 其三 《唐诗解》:贾生比至,惜其谪;元礼指晔,美其名。二子虽流落于此,能不复思长安而西笑乎?但波心迷惑,莫识为“西天”耳。四诗之中,三用“不知”字,心之烦乱可想。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潘岳《西征赋》“贾生,洛阳之才子”,谓贾谊也。贾至亦河南洛阳人,故以谊比之。后汉李膺,字元礼,与郭林宗同舟而济……用此以拟李晔。二人俱谪官,故用桓谭《新论》中“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之语,以致其思望之情。 《李太白诗醇》:稼堂云:第三(首)月下有人。 其四 《李杜诗选》:刘须溪曰:自是悲壮。 《唐诗解》:秋月未沉,晨雁已起,舟中之客,霜露入衣而不知,岂乐时忘返耶?意必有不堪者在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惊心迟暮,含思无限。 《李太白诗醇》:谢云:前二句,景之远;后二句,景之近。稼堂云:前首是夜月,此首是将晓月。 其五 《李太白诗醇》:稼堂云:不言月,想是天晓也。此首应第一首。 总评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洞庭诸作不专写景,须看他一段无咧之思。 《柳亭诗话》:太白《洞庭》五绝,结句三用“不知”二字,亦强弩之末也。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曰:游湖于今日之晡,而月,而月下人,而将晓月;想客散于明日天晓以后,故首尾不言月也。章法极有次第可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白介绍和李白诗词大全

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
复制作者 李白
猜您喜欢

送夫四绝句 其二

形式:

远逐风尘路,遗书满目愁。 思君不成寐,月上看牵牛。

复制 斗娘 《送夫四绝句 其二》
类型:

题树二绝句 其二

形式:

异鸟娇花不奈愁,湘帘初卷月沉钩。 人间三月无红叶,却放桃花逐水流。

复制 木泾 《题树二绝句 其二》
类型:

题树二绝句 其一

形式:

隔江遥望绿杨斜,联袂女郎歌落花。 风定细声听不见,茜裙红入那人家。

复制 木泾 《题树二绝句 其一》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 其一

形式:

鸟鸣不鸣山静,花落未落春迟。 美人如云天际,芍药空留一枝。

复制 正念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 其一》

送林平厓之京

形式:

八月高槐树树花,平桥流水逐溪斜。 比来北雁无音问,望入南云有岁华。 灯火几群虾菜市,朋从何处斗牛槎。 酒杯棋局平生事,白首都城别是家。

复制 正念 《送林平厓之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