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类型:

译文及注释



不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不回忆起他所在一西峰佛寺来。
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一松树也披满雪。

注释
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无事:无端。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一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帝城:指京城长安。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一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一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西峰:指庐山。
炉烟:亦作“ 炉烟 ”。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首联点明诗题“忆”字。以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借指住一,既暗写其不凡,又表达了仰慕之情。为了合乎格律,诗人将晓钟加以倒装,以“钟晓”出之,此句写诗人听到京城的晓钟后,联想起住一所居山寺的钟声,想起久别的朋友。由于寺院的晓钟对于尘世中凡夫俗子来说,既宣告着宁静安详的结束,又预示着喧嚣熙攘的到来,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感觉敏锐的诗人更能由此激起其内心的深层次体验,回忆起过往的相关人事,因此,本诗的“钟晓”意象也就能加入到对后世读者影响深远的唐诗钟声意象群落之中,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尾联从”忆”字着笔,写两人在前一年的冬季,聚首青灯古寺,品茗吟诗,围炉夜话。以“炉烟”之“消尽”、“寒灯”之“晦”的物态变化来写夜色深晚,从时间上久写畅叙未眠之状,表达两人情谊之深。结句为一奇境宕出,写两人彻夜畅叙后清晨所见之雪景——馒天皆白,雪压松枝,好一个银色世界,好一个傲写青松。这景色不仅表现环境清绝高洁,而且还富合着住一不染一尘的高洁出世形象。

  此诗构思巧妙,其一表现为以东晋高僧慧远作比,其二表现为景物烘托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全诗除首句“别远公”外,无一语言及住一,然而“炉烟”、“寒松”、“童子”、“雪松”及山寺晓钟声中无不有其人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李商隐曾于开成元年(836)奉母迁居济源(今河南境内),在济源玉阳山学道。此诗为诗人听到帝城的晓钟,怀念僧友住一而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注释

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无事:无端。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帝城:指京城长安。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西峰:指庐山。 炉烟:亦作“炉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忆住一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由帝城的晓钟,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重现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在写作手法上,构思巧妙,意境幽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田兰芳:此诗“不近不远,得意未可言尽”。 田玉(香泉)评后两句说:“只写所住之境清绝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忆之情,言外缥缈。” 《李义山诗集辑评》:纪昀曰:格韵俱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商隐介绍和李商隐诗词大全

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复制作者 李商隐
猜您喜欢

示程介夫

形式:

流年何必共君参,九琐青山老一庵。 试检乐天诗集看,明年半百又加三。

复制 马廷鸾 《示程介夫》
类型:

北平家传成

形式: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 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 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 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复制 马廷鸾 《北平家传成》

迎新仓守曾悦心道间偶赋

形式:

黄旗红帜走踆踆,晓出闉阇奔迓新。 车盖如云骑如水,山头牛背有闲人。

复制 马廷鸾 《迎新仓守曾悦心道间偶赋》
类型:

甲子初冬宿直玉堂凄风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驾之变距今二十年矣大忌前一日孤臣独眠山庵景象正似当年挑灯危坐闻田家鼓笛之声凄其有感二首

形式:

无限都人哭鼎龙,年多泽久似仁宗。 愁来一样黄昏雨,天上人间自不同。

复制 马廷鸾 《甲子初冬宿直玉堂凄风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驾之变距今二十年矣大忌前一日孤臣独眠山庵景象正似当年挑灯危坐闻田家鼓笛之声凄其有感二首》

拜饯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形式:

高怀岂必薄昆仑,揽辔登车意自欣。 周太史官惭着我,汉常平使喜推君。 庐山向已高千仞,野水从今宽一分。 □□鹔鹴裘供□,□□□□更纷纷。

复制 马廷鸾 《拜饯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