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体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体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
体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必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体中原。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
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徐锡麟介绍和徐锡麟诗词大全

诗人:徐锡麟

清末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光复会成员,字伯荪,号光汉子。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浦镇名门望族,其父徐凤鸣秀才出身,曾任山阴县吏,家有田百馀亩。光绪十九年(西元一八九......
复制作者 徐锡麟
猜您喜欢

同翁晋还自吴门志别

形式:

明朝子解去,昨日送茅维。 芳草犹在望,素心还自持。 旅魂花片片,人影髻丝丝。 近日情如许,那为万里悲。

复制 吴梦旸 《同翁晋还自吴门志别》

钱简栖驾月园

形式:

所欣连夕燕,世事不曾论。 得与时人远,常如往者存。 异书抽秘府,嘉树看邻园。 忘却春将半,飞花吹入门。

复制 吴梦旸 《钱简栖驾月园》

中秋日赵文度过小饮

形式:

相逢说牢落,况乃值清秋。 满地已黄叶,他乡应白头。 酒边愁较缓,身外老堪休。 为赠青天月,须君尽日留。

复制 吴梦旸 《中秋日赵文度过小饮》

过严寅所村居

形式:

相期殊有谓,相见且无言。 不使钱刀尽,安知意气存。 菰芦聊四户,灯火自孤村。 最好交游绝,诸山在筚门。

复制 吴梦旸 《过严寅所村居》

姚百雉见访

形式:

一杯缘尔设,心曲直须陈。 花下何由老,吟边那得贫。 史无磨镜事,客有卖浆人。 似此谁闻得,惟应向我频。

复制 吴梦旸 《姚百雉见访》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