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三十一章 · 心寂欲除

: 释迦牟尼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有淫欲的毛病,一直无法除掉。他想要将自己的男根割掉。佛对他说:如果你想割断自己的男根,不如把自己的淫欲之心割断。心就好像当官的一样,当官的如果停止了,他的随从们也都就停下来了。你的邪淫之心如果没有停止,那么你割断男根又有什么益处呢?佛就对他说了一首偈语:“淫欲生于你意念,意念全在思想间。淫心不起思想静,色欲顿失行端正。”释迦佛说:这首偈是过去迦叶佛所说的。

注释

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佛的十号之一。 成道已:就是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时候。 作是思惟:他作这么一种想。 离欲寂静:离欲,就是没有这种欲念,没有这个染污法。寂静就是清净,无所作为,在那儿如如不动。 是最为胜:这是最殊胜的,最不可思议的。 住大禅定:在这大禅定里住著。 降诸魔道:这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 于鹿野苑中:佛作是思惟观察,看憍陈如这五个人应该先得度,所以他就到鹿野苑中。 转四谛法轮: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是世间之果;集,是世间之因;灭,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灭道,这叫四谛法。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又有其他的比丘,以后向佛请法,来问他们的疑难,问他们所不明白的道理。 求佛进止:请佛决定他们是可以向前修行?还是停止?求佛给他们一个决定的选择。 世尊教敕,一一开悟:佛有教敕。教,教化;敕,敕令,就是给他们命令。佛给他们开示教化,他们每一个比丘都开悟了。 合掌敬诺:合起掌来恭恭敬敬而应诺,应诺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 而顺尊敕:随顺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释迦牟尼
猜您喜欢

自作真赞

形式:

枯木寒岩,形影相依。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四十九年,我知其非。 已往不谏,来者庶几。

复制 刘一止 《自作真赞》

沈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

形式:

盛德高门阀,荣光动里间。 如何偕老愿,端向此时悭。 幼妇辞新刻,仙游梦莫攀。 吁嗟袆翟贵,不立内朝班。

复制 刘一止 《沈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

题广 福寺二绝 其一

形式:

涓涓壁间通小池,小雨廉纤未作泥。 深炷炉香高著火,何须骑马听朝鸡。

复制 刘一止 《题广 福寺二绝 其一》

又自赞

形式:

居闲无所乐,从仕无所愧。 忽作此两言,自省过去事。 害性多矣晚乃安,苦心至矣晚乃甘。 咄,我无初终得丧兮,又何乘除于其间。

复制 刘一止 《又自赞》

张倅生辰作质龟相鹤二诗为寿 其一

形式:

神龟异生禀,怀抱星与月。 蹒跚守丛著,游戏引莲叶。 青云覆其上,文字书左胁。 千年愈坚瘦,腹背类璆铁。 有如盛德士,秉志厉霜雪。 不求赫赫名,羞作翕翕热。 行藏关理乱,阅世自明哲。 时哉此唐虞,负图追往谍。

复制 刘一止 《张倅生辰作质龟相鹤二诗为寿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