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幹的。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在哪里。 西风猛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夸赞,还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花间集》顾夐(xiòng)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宋人习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二者当各有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阕四句三仄韵,后阕四句两仄韵等变体。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韵体诗,然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 「何人半夜推山去」句:此写浮云遮山。《庄子·卷六·〈内篇·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宋·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天一柱:疑指铅(Yán)山县南旌孝乡之天柱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作者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徙居铅山(今属江西),此词作于他居住瓢泉寓所期间。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像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三七侄入新屋

形式:

我昔行年近六旬,辛勤才有屋容身。 汝成广厦年方壮,端是吾家有福人。

复制 吴芾 《三七侄入新屋》
类型:

甲子日无雨偶成

形式:

连岁人怀水潦忧,年登犹叹不全收。 夏逢甲子天无雨,预喜今年又有秋。

复制 吴芾 《甲子日无雨偶成》
类型: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

形式:

渊明事南亩,躬自穫岩隈。 虽复竭吾力,却得舒我怀。 所收既不薄,卒岁事可谐。 邻家相慰劳,竞持酒与鸡。 留连相酬酢,入夜未能回。 回思往岁歉,举目俱堪哀。 忧心今幸释,笑口何妨开。 须倾瓦盆尽,须放玉山颓。 已是从吾好,宁忧与世乖。 任他田父哂,未足为高栖。

复制 吴芾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

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馀偶成拙句二首

形式:

高僧隐青山,宴坐咀白石。 不知几何年,人犹访遗迹。 顾我顽钝姿,但知能肉食。 回首仰高风,扪心有惭色。

复制 吴芾 《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馀偶成拙句二首》

和黄作霖白发

形式:

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 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 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 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 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 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

复制 吴芾 《和黄作霖白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