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

天津早春

玉京桃李待花仙,培养根芽又一年。 春事动人应不浅,绿莎侵到水傍边。
收藏 耶律铸《天津早春》
复制 耶律铸《天津早春》
类型:

唐家红紫二色牡丹

谁齐天香凝霞彩,灵根培养列仙家。 汉皇可忍思倾国,鹿走中原是此花。
收藏 耶律铸《唐家红紫二色牡丹》
复制 耶律铸《唐家红紫二色牡丹》
类型:

乞兰

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 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
收藏 朱淑真《乞兰》
复制 朱淑真《乞兰》
类型:

种植

种植有良法,曾闻老圃辞。 灵苗如已茂,恶草自然萎。 根本须培养,生枯勿顾思。 修身亦如此,于理足堪推。
收藏 释文珦《种植》
复制 释文珦《种植》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四

来书云:“事上磨炼。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四》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四》
类型:

古石苍桧图

石间有苍桧,乃是青云姿。 愿君慎培养,岁晚以为期。
收藏 王汝玉《古石苍桧图》
复制 王汝玉《古石苍桧图》
类型:

心如谷种

人心如谷种,生生本无时。 虽然有生意,培养贵自知。 不耘诚为昧,揠苗良可悲。 戒病复有事,苗秀实可期。
收藏 詹初《心如谷种》
复制 詹初《心如谷种》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三

来书又云:“师云:‘为学终身只是一事,不论有事无事,只是这一件。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分为两事也。’窃意觉精力衰弱,不足以终事者,良知也;宁不了事,且加休养,致知也。如何却为两事?若事变之来,有事势不容不了,而精力虽衰,稍鼓舞亦能支持,则持志以帅气可矣。然言动终无气力,毕事则困惫已甚,不几于暴其气已乎?此其轻重缓急,良知固未尝不知,然或迫于事势,安能顾精力?或困于精力,安能顾事势?如之何则可?” “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之意,且与初学如此说,亦不为无益。但作两事看了,便有病痛在。孟子言“必有事焉”,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一事。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故“集义”亦只是致良知。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故“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而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若云“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者,亦是先有功利之心,较计成败利钝而爱憎取舍于其间,是以将了事自作一事,而培养又别作一事,此便有是内非外之意,便是“自私用智”,便是“义外”,便有“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病,便不是致良知以求自慊之功矣。所云“鼓舞支持,毕事则困惫已甚”,又云“迫于事势,困于精力”,皆是把作两事做了,所以有此。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欠诚一真切之故。《大学》言“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曾见有恶恶臭,好好色,而须鼓舞支持者乎?曾见毕事则困惫已甚者乎?曾有迫于事势,困于精力者乎?此可以知其受病之所从来矣。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三》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欧阳崇一 · 三》
类型:

含韵斋玉兰 其二

腊雪春阳培养佳,弹苞擘蕊六株皆。 竹溪想像漱芳润,比并人惟者个谐。
收藏 弘历《含韵斋玉兰 其二》
复制 弘历《含韵斋玉兰 其二》
类型:

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三 淇水晴晖

淇水悠悠绿似苔,卫侯文雅亦贤才。 可怜培养千年后,尽塞宣房更可哀。
收藏 王翰《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三 淇水晴晖》
复制 王翰《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三 淇水晴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