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霜

本草纲目 · 土部 · 百草霜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流鼻血不止。用百划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汤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共研细,每服二钱,茅根汤送下。 齿缝出血。用百划霜末涂搽,有效。 妇女血崩。用百划霜二钱,拌狗胆汁,分二次服,当归酒送下。 孕妇胎动下血或胎已死。用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伏龙肝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白开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胎前产后虚损、胎儿逆生横生、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症。用百划霜、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醋各少许调匀,热汤送下。二服有效。 妇女白带。用百划霜一两、香墨半两,研细,每次取三钱放在一片猪肝里,纸裹煨熟,细细嚼食,湿酒咽下。 脏毒下血。用百草霜五钱,米汤调匀,放在外面露一夜,第二天早晨,空心服下。 突然泻痢。用百草霜二钱,米汤调服。又方(铁刷丸):百草霜三钱、墨一钱、半夏七分、煮熟的巴豆十四粒,研匀,加黄蜡三钱、香油少许,做成丸子,分次吞服。视丸子大小,每服三、四丸至四、五十丸,姜汤送下。 小儿积痢。服“驻车丸”,即百草霜二钱、煨去了油的巴豆一钱,研匀,稍加面粉,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如是赤痢,利用甘草汤送下,是白痢,则用米汤送下,兼有赤、白痢,则用姜汤送下。 热痢脓血。用百草霜、黄连各一两,研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12、疟疾。用百划霜、黄丹,等分为末,取三钱于发病日空心服,米汤送下。二服可愈。 昏厥不醒,但脉搏未停。用百草霜和水灌之。同时,针刺百会、足大趾中趾甲侧。 咽中结块,水食难下。用百草霜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新汲水化一丸灌下。险者不过二丸,即见效。此方名“百灵丸”。 鼻疮脓臭。用百草霜二钱,冷水冲服。 白秃头疮。用百草霜调猪油涂搽。 头上诸疮。用醋汤洗净后,在百草霜内加少量腻粉,以生油调匀涂患处。 瘭疽(手足肩北等处的肌肉里生出许多米粒般的疖子,疼痛钻心)。用百草霜、釜脐墨、灶屋尘,合研,加水一斗,煮至三沸,取汁洗疽。一天洗三、四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百草霜》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百草霜》
类型:

药房闲咏 其五

泽兰憔悴菊花黄,紫苑萧萧百草霜。 料得合欢临睡后,还烧安息和沉香。
收藏 曾棨《药房闲咏 其五》
复制 曾棨《药房闲咏 其五》
类型:

萧器之小饮诵王舒公药名诗因效其体

萧郎嘉客近远志,把酒劝宾郎半醉。 自然同类易相投,官守从容况无事。 清晨曲糵寒有力,倒洒金钟乳花滴。 十分蘸甲香且醇,不觉昏黄连夜色。 雀噪乌栖奈晚何,匆匆白日若飞梭。 青青百草霜已歇,墙阴浅白微轻雪。 庭梅香腻粉苞解,岁律将旋复花发。 铜壶泣水银箭短,漏声断续随风远。 起视天南星斗稀,蟾蜍已黑牵牛低。 知子多情惜分散,山公酩酊自当归。
收藏 孔平仲《萧器之小饮诵王舒公药名诗因效其体》
复制 孔平仲《萧器之小饮诵王舒公药名诗因效其体》
类型:

偈颂七十一首 其七十一

无病之药,不传之方。 昨朝用不得,今日恰相当。 如何是相当处,往往呼为百草霜。
收藏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其七十一》
复制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其七十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