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子

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姑活

两汉 : 无名氏
味甘温。 主大风邪气,湿痹寒痛。久服轻身益寿耐老。一名冬葵子(旧在《唐本草》中无毒,今增)。 《名医》曰:生河东。 案水经注解县,引《神农本草》云: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苑之族也;陶宏景云:方药亦无用此者,乃有固活丸,即是野葛,一名,此又名冬葵子,非葵菜之冬葵子,疗体乖异。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姑活》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姑活》
类型:

水调歌头 睢阳寓馆感旧题壁

惆怅复惆怅,直视草茫茫。 风摇葵子藚叶,蝼蝈上空墙。 满目西州门内,转眼黄公垆畔,前事惹思量。 摇膝并负手,绕柱更循廊。 天欲黑,灯半绿,月微黄。 中年哀乐,何况人又在他乡。 飘去娇丝脆板,留下残香剩茗,狼藉小纱窗。 拨置不足道,念此断人肠。
收藏 陈维崧《水调歌头 睢阳寓馆感旧题壁》
复制 陈维崧《水调歌头 睢阳寓馆感旧题壁》
类型:

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释名 凝水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葵

释名 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 (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 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汤火伤成疮。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身面疳疮,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送服二钱,极验。 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脸上疮疮。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葵》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