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别王彦举

东风吹赴龙头选,又别王郎听雨轩。 既拥青绫吟北牖,更张红烛醉南园。 秋还芸草书香秘,夜久芙蓉漏滴繁。 后夜玉堂追往梦,一簪华发共谁言。
收藏 孙蕡《别王彦举》
复制 孙蕡《别王彦举》
类型:

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留心不减汉张芝,体意俱完世学稀。 下笔欲为来者法,临池时见古人非。 篇篇骇目神如电,字字凌虚势若飞。 多谢公馀怜所好,璨然累幅遗珠玑。
收藏 韦骧《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复制 韦骧《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类型:

幽梦影 · 卷一 · 十三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收藏 张潮《幽梦影 · 卷一 · 十三》
复制 张潮《幽梦影 · 卷一 · 十三》
类型:

和宋牧仲《斋中三咏》韵 其三 万道人草书

健笔苍藤挂断厓,昔年价重洛阳街。 即今落落无多字,道是斯人便已佳。
收藏 朱载震《和宋牧仲《斋中三咏》韵 其三 万道人草书》
复制 朱载震《和宋牧仲《斋中三咏》韵 其三 万道人草书》
类型:

山家夏日九首 其六

山人有敝庐,竹树近扶疏。 傍岩开灶井,横涧引庭除。 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 谁言非面俗,更欲赋《闲居》。
收藏 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六》
复制 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六》
类型:

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垆。 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 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夔从二疏。 公持俭节出天性,下建万世清风孤。 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 自此闲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 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 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 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 天姿瘦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 中含婉媚更可爱,十葩万萼争春敷。 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衒天工夫。 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 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 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 公之佳婿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 矜奇恃俊颇自放,质之公法惭豪粗。 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 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 归来一一戒儿侄,秘重世与家谍俱。 重巾密橐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颔珠。 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
收藏 韩琦《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复制 韩琦《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类型: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四首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 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收藏 陈师道《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四首》
复制 陈师道《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四首》
类型:

祝京兆草书歌一首

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 □持浪转信神动,筋回墨纵皆春敷。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 天愁鬼哭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迩来南海作仙今,观涛历险笔逾圣。 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挥映。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 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萝窗喜魂魄。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绩。
收藏 黄省曾《祝京兆草书歌一首》
复制 黄省曾《祝京兆草书歌一首》
类型:

论书·上篇

《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 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要之右军二言,群言之长也。 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如《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兰亭禊事诗叙》。先秦古器,科斗文字,结密而无间,如焦山崩崖《瘗鹤铭》、永州摩崖《中兴颂》、《李斯峄山刻》秦始皇及二世皇帝诏。近世兼二美,如杨少师之正书行草,徐常侍之小篆。此虽难为俗学者言,要归毕竟如此。如人眩时,五色无主,及其神澄意定,青黄皂白,亦自粲然。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古人作《兰亭序》《孔子庙堂碑》,皆作一淡墨本,盖见古人用笔,回腕余势。若深墨本,但得笔中意耳。今人但见深墨本收书锋芒,故以旧笔临仿,不知前辈书初亦有锋锷,此不传之妙也。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 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二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 楷法欲如快马入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
收藏 黄庭坚《论书·上篇》
复制 黄庭坚《论书·上篇》
类型:

吴宗道医已入神品张旭草书宜僚弄丸非诳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在宗道诗以谢之

医国堂堂到几豪,向人说梦本徒劳。 名家大手公真妙,此日天峰眼更高。 草圣百年元醉旭,弄丸千古只宜僚。 老怀天下都无恙,愿与人人拜圣尧。
收藏 庄昶《吴宗道医已入神品张旭草书宜僚弄丸非诳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在宗道诗以谢之》
复制 庄昶《吴宗道医已入神品张旭草书宜僚弄丸非诳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在宗道诗以谢之》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