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大乘赞十首 其七

可笑众生蠢蠢,各执一般异见。 但欲傍鏊求饼,不解返本观面。 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变。 所须任意纵横,不假偏耽爱恋。 无着即是解脱,有求又遭罗罥。 慈心一切平等,真如菩提自现。 若怀彼我二心,对面不见佛面。
收藏 宝志《大乘赞十首 其七》
复制 宝志《大乘赞十首 其七》
类型:

十四科头 其五 静乱不二

声闻厌喧求静,犹如弃面求饼。 饼即从来是面,造作随人百变。 烦恼即是菩提,无心即是无境。 生死不异涅盘,贪嗔如焰如影。 智者无心求佛,愚人执邪执正。 徒劳空过一生,不见如来妙顶。 了达淫欲性空,镬汤炉炭自冷。
收藏 宝志《十四科头 其五 静乱不二》
复制 宝志《十四科头 其五 静乱不二》
类型:

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 大道晓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 不识三毒虚假,妄执浮沉生老。 昔时迷日为晚,今日始觉非早。
收藏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复制 宝志《十四科头 其一 菩提烦恼不二》
类型:

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下

相逢菊花下,相映菩提光。 试问少林壁,穿云几许长。 指月莫盻手,掷拂闲挂墙。 睡鼾微作吼,狮子一时降。
收藏 徐渭《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下》
复制 徐渭《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下》
类型:

太湖山

一带回环底处山,势如飞楫下平川。 须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悬般若船。 缆向龙湖宏利济,撑从苦海度人天。 当年普照如乘此,无复须巾撒向前。
收藏 黄圭《太湖山》
复制 黄圭《太湖山》
类型:

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归客吴门一系船,问君山径菊花前。 书藏宛委三千卷,树以槐眉几万年。 早得皈依亲受记,久辞荣禄老思玄。 相携更结菩提约,我向东南七洞天。
收藏 欧大任《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复制 欧大任《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类型:

答王侍郎讽问黑豆未生芽时颂

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 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
收藏 义忠《答王侍郎讽问黑豆未生芽时颂》
复制 义忠《答王侍郎讽问黑豆未生芽时颂》
类型:

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三节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收藏 慧能《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三节 》
复制 慧能《六祖坛经 · 机缘 · 第三节 》
类型:

金刚经 · 第八品 · 依法出生分

: 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收藏 释迦牟尼《金刚经 · 第八品 · 依法出生分》
复制 释迦牟尼《金刚经 · 第八品 · 依法出生分》
类型:

挽太虚上人

菩提无树着灵葩,弟子谁当绍法华。 七宝浮屠藏舍利,五花香供礼袈裟。 住时却悟前生妄,去日应知后果赊。 从此空山人不到,止交莲社忆兰奢。
收藏 黄衷《挽太虚上人》
复制 黄衷《挽太虚上人》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