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善于得到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门下,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从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哎呀!孟尝君只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善于得到人才呢?不是这样的话,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的强大力量,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就可以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能力吗?鸡鸣狗盗之辈出入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

注释

《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创作的作品《史记·孟尝君列传》。 称:称颂,赞扬。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贵族),封于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士:士人,指品德好、有学识或有技艺的人。 归:投奔、投靠。 卒(zú):终于、最终。 赖:依仗、依靠。 其:指门下士。 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残暴的秦国。 特:只、仅、不过。 鸡鸣狗盗:孟尝君曾在秦国为秦昭王所囚,有被杀的危险。他的食客中有个能为狗盗的人,就在夜里装成狗混入秦宫,偷得狐白裘,用来贿赂昭王宠妃,孟尝君得以被放走。可是他逃至函谷关时,正值半夜,关门紧闭,按规定要鸡鸣以后才能开关放人出去,而追兵将到。于是他的食客中会学鸡叫的人就装鸡叫,结果群鸡相应,终于及时赚开城门,逃回齐国。后成为孟尝君能得士的美谈。 雄:长、首领。 耳:罢了。 擅(shàn):拥有。 宜:应该。 南面: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坐位面向南,故云。 制:制服。 夫:发语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此文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楼昉《崇古文诀·卷二十》:转折有力,首尾无百馀字,严劲紧束,而宛转凡四五处,此笔力之绝。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五》:笔力简而健。 宋·李涂《文章精义》:文章有短而转折多气长者,韩退之《送董邵南序》、王介甫《读〈孟尝君传〉》是也。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凿凿只是四笔,笔笔如一寸之铁。不可得而屈也。读之可以想见先生生平执拗,乃是一段气力。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文不满百宁,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 清·吴汝纶:此文乃短篇中之极则,雄迈英爽,跌宕变化,故能尺幅中具有万里波涛之势。 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序论》:古来博洽而不为积书所累者,莫如王介甫。渠作文直不屑用前人一字,此所以高。其削尽肤庸,一气转折处,最当玩。 清·吕留良《古文精选·王文》:陡绝处全在一结,然欲取陡势,须向前迤逦处先安顿得地步好。 沈德潜《评注唐宋八家文古文读本·卷三十》:语语转,笔笔紧,千秋绝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石介绍和王安石诗词大全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复制作者 王安石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筑城曲

形式:

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重重土坚试行锥, 军吏执鞭催作迟。来时一年深碛里,著尽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定人皆死。家家养男当门户, 今日作君城下土。

复制 张籍 《杂曲歌辞。筑城曲》

杂曲歌辞。秋夜长

形式: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愁人不寐畏枕席, 暗虫唧唧绕我傍。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褭褭,千声万声鹖鸟鸣。

复制 张籍 《杂曲歌辞。秋夜长》

吴宫怨

形式:

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吴王醉后欲更衣, 座上美人娇不起。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茱萸满宫红实垂, 秋风袅袅生繁枝。姑苏台上夕燕罢,他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

复制 张籍 《吴宫怨》

古钗叹

形式: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凤凰宛转有古仪, 欲为首饰不称时。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虽离井底入匣中, 不用还与坠时同。

复制 张籍 《古钗叹》

赠姚合少府

形式: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 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

复制 张籍 《赠姚合少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