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一章

: 孔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生告颜渊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不能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藏于身。只我与你能这样了。”子路说:“老师倘有行三军之事,将和谁同事呀?”孔子说:“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也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同事的。定要临事能小心,好谋始作决定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吧。”

注释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用我者,则行此道于世。不能有用我者,则藏此道在身。舍同捨。即不用义。 唯我与尔有是夫:尔指颜渊。身无道,则用之无可行,舍之无可藏。用舍在外,行藏在我。孔子之许颜渊,正许其有此可行可藏之道在身。有是夫是字,即指此道。有此道,始有所谓行藏。 子行三军则谁与:凡从学于孔门者,莫不有用世之才,亦莫不有用世之志。子路自审不如颜渊,而行军乃其所长,故以问。古制,大国三军,则非粗勇之所胜任可知。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之。冯河,徒身涉之。此皆粗勇无谋,孔子特设为譬喻,非谓子路实有此。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成,定义。临事能惧,好谋始定。用舍不在我,我可以不问。行军不能必胜而无败,胜败亦不尽在我,然我不可以不问。惧而好谋,是亦尽其在我而已。子路勇于行,谓行三军,己所胜任。不知行三军尤当慎,非曰用之则行而已。孔子非不许其能行三军,然惧而好谋,子路或有所不逮,故复深一步教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章孔子论用行舍藏,有道亦复有命。如怀道不见用是命。行军不能必胜无败,亦有命。文中虽未提及命道二字,然不参入此二字作解,便不能得此章之深旨。读《论语》,贵能逐章分读,又贵能通体合读,反复沉潜、交互相发,而后各章之义旨,始可透悉无遗。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孔子
猜您喜欢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至永嘉乐清县柳市之广福寺有黄先生寓寺中炼丹及见则汉卿也余闻之感叹不已为赋此诗

形式: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峡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 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 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电眼猬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

复制 陆游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至永嘉乐清县柳市之广福寺有黄先生寓寺中炼丹及见则汉卿也余闻之感叹不已为赋此诗》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

形式: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檐夜点滴,已作春雨声。 轻黄上柳枝,嫩绿抽菊萌。 造物本何心,谁主此发生。 颇疑重云外,斗杓已东倾。 老至不可却,一尊忘浊清。

复制 陆游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形式: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策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复制 陆游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夜雨暴至

形式:

堂中虚窗雨气入,堂前丛竹雨声急。 山童束缊走求火,屋漏惟愁打书湿。 秋风䆉稏九千顷,此夕真成倾玉粒。 踏歌作社约比邻,一饱今年可平揖。

复制 陆游 《夜雨暴至》

早自偏门入城晚出南堰门以归

形式:

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 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秋令忽已深,病骨频添衣。 向来慕功名,常恐斯心违。 乃今知其难,崦嵫迫残晖。 伯鸾与幼安,尚友或庶几。 到家亦既夕,青灯耿窗扉。 且复取书读,父子穷相依。

复制 陆游 《早自偏门入城晚出南堰门以归》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