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馀,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 连柳絮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吊,泪落潸然。

注释

「梦断香消四十年」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绵:柳絮不飞。 行:即将。 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吊:凭吊。 泫然:流泪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沈园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是作者在七十五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此为第二首。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据《齐东野语》等书记载与近人考证: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于婚后三年左右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馀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二首》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徐中玉:陆游作此诗时已七十五岁。四十多年前发生的悲剧,一直啮嚼着老诗人的心。故地重游,触景生情,仍禁不住伤心泪下。 余春柯:陆游诗里、心头的「沈园情结」,不仅让自己至死含恨,也引得无数文人学者前赴后继为之纠结、求索、考证。《沈园二首》情动辞发,以枯木之心,幻出葩华,诗情要约写真,志惟深远,启迪来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诗人: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一

形式:

缑氏吹箫远,王家奕叶光。 昔多称建业,今独盛安阳。 泰华何曾老,江河各自长。 一名重两火,与宋大休祥。

复制 王质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一》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三

形式:

曲肱真事业,袖手大文章。 想子归家急,如吾舍世忙。 何时见丞相,几日上瞿唐。 见问宜多说,不言君亦忘。

复制 王质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三》
类型:

题施大任双桂轩

形式:

濯濯双引干,盘盘同结根。 人知灵草木,天与好儿孙。 妩媚花窥眼,婆娑秀此轩。 门中福未艾,绕树更兰孙。

复制 王质 《题施大任双桂轩》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二

形式:

尚象子生子,高风新又新。 昔看三桧戏,今见一槐春。 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 傍观应自肯,自肯乃方亲。

复制 王质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二》

次青渠

形式:

市井虽聊尔,风光略胜他。 稻田方稍稍,瓦屋渐多多。 得路皆平地,逢山但浅坡。 日斜烟欲集,将奈晚寒何。

复制 王质 《次青渠》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