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注释

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从:听随,听任。 向:到。 檐(yán)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鬓(bìn)边斜:斜插在两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在宋词中是一首很别致的作品,它是小令,却又像一篇短小的散文或特写,描写一段生活情景。它打破宋词多抒发作者主观情怀的写法,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活动和心理,做到了生活化、口语化,十分自然。从屋外人影投在窗纱:有人来折花这一简单的事,生出许多周折和意趣——是谁折花。让他折去,折花送谁。下片写词人所言,语虽浅白却极精炼——你折那檐边最好的,并向那折花人建议——插时要鬓边带点斜。通过一段生活情景、一个生活细节,表现出词人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既吸取了散文小品白描、轻灵的特点,又保持了宋词的疏淡和“骚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二:蒋竹山词,有全集所遗而升庵《词林万选》所拾者,最为工丽。如……《霜天晓角》云:“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潘游龙《古今诗馀醉》卷一三:此词妙在淡而浓.俚而雅.雅而老.又在柳、秦、张、圈之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蒋捷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胜欲,号竹山。先世为宜兴钜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遁迹不仕。家居竹山,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元成宗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
复制作者 蒋捷
猜您喜欢

十月朔日抵广陵二首 其二

形式:

晚岁生还喜剧悲,故人执手泪先垂。 共嗟饯诀雷塘路,恰是逢迎蜀井期。 幕里芙蓉人似玉,渡头杨柳鬓如丝。 市桥残酒瓜洲笛,明日京江系我思。

复制 钱谦益 《十月朔日抵广陵二首 其二》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即席赋诗八章 其七

形式:

魁三气象久迷离,隐隐寒芒属尾箕。 戴斗一星兼将相,朝天数语动华夷。 沧桑朝市论新局,烽火边关覆旧棋。 灯灺漏残吾欲别,河闲早巳拂参旗。

复制 钱谦益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即席赋诗八章 其七》

白沟河题张于度屋壁

形式:

门外喧喧要路津,荻帘土锉净无尘。 夕阳亭下频留客,广柳车中每贮人。 北寺生还馀我在,南冠死别累君频。 临岐苦语真难忘,郑重车中七尺身。

复制 钱谦益 《白沟河题张于度屋壁》

再次敬仲韵十二首 其十

形式:

局趣真成辕下驹,敢云世难恨为儒。 纷纷戎马羞称老,落落乾坤自觉孤。 雉雊有媒逢弩镞,鹿生无命系庖厨。 朝来盥靧临青镜,他日何惭鲁卫徒。

复制 钱谦益 《再次敬仲韵十二首 其十》

有感寄侯缮部

形式:

设罗门巷省喧哗,公叔文成每自嗟。 对影攒头如缩猬,向人张口似神鸦。 养成丛棘终为刺,锄过芳兰可作花。 叹息要离坟畔土,他年真欲累侯芭。

复制 钱谦益 《有感寄侯缮部》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