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只有所南忠心仍不改,用泪泉磨墨抒发爱国情操。

注释
郑所南:南宋遗民,画家,他的诗画多表现对故国怀念之情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兰蕙:兰草、蕙草。 茅:茅草。
南国: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气已消:万物生气已经消失。这里比喻遗民的复国之志已经消失。
所南心不改:郑所南的复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泪泉:泪水。
离骚: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一开始就对郑所南所画的兰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郑所南所画的兰加以改造后而抒发的。郑所南画的是不着土地的兰花。而作者想象这画中的兰花,在肃杀的秋风里已变成了茅草。这里作者用了屈原《离骚》中“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诗意,以此手法,表明宋亡之后,不仅国土惨遭蒙古族统治者的蹂躏,而且许多人有的受到摧残,有的变节,有的抗元复国的意志消磨殆尽。而且是整个“南国”一片凄凉,毫无复国的生气了。这两句写出南宋灭亡之后,在蒙古族残酷统治下,抗元复国的斗争已逐渐消沉的情状。

  后面两句转而赞扬郑所南。说只有郑所南忠于南宋之心依然坚定不移,他用自己的泪水和着墨水画兰,以绘画的方式写出又一部《离骚》。从而表现了郑所南坚贞的民族节操和坚定的爱国信念。作者赞扬郑所南,实际也表达了自己绝不屈服于任何暴力的民族气节。

  全诗用反衬手法。前两句用比的手法表现在蒙元残酷统治下人们抗元复国斗争日益消沉的景象,后两句写郑所南坚贞之节依然不变,以前面两句反衬后面两句,见出所南坚贞之志和爱国精神的可贵。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题郑所南兰》是一首题画诗,是为郑所南所画的墨兰而题写的七绝。倪瓒深知郑所南之心,故题此诗,表达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倪瓒介绍和倪瓒诗词大全

诗人:倪瓒

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博学,好古。有洁癖。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元顺帝至正......
复制作者 倪瓒
猜您喜欢

题泊处江山二首

形式:

远流极地尽,绝顶造天杳。寒月天中生,峰势杳边小。 淩淩照浤澈,层层辨回绕。孤舫悄无声,时一喧水鸟。 对此岂能卧?独赏亦达晓。

复制 李宪噩 《题泊处江山二首》

辛亥九日,寄弟并序

形式:

早年逢时令,兴趣偏豪狂。 衰年逢时令,中情多感伤。 当此摇落辰,惨淡白日光。 仰听哀鸿叫,俯视篱菊黄。 欲命樽酒酬,亲爱半凋亡。 孤踪临旷野,徙倚眺崇冈。 时自念往会,涕泪沾我裳。 我裳不胜染,两鬓尽成霜。 翘首嗟予季,栖栖在何方? 荣名良可慕,晚途恐不长。 归哉莫淹滞,且愿守我旁。

复制 李宪噩 《辛亥九日,寄弟并序》
类型:

雨后入城,晚复归,南村道中

形式:

宿雨疏欲歇,四山滞朝雾。 野风吹草衣,策蹇下寒渡。 数峰入杳茫,微辨前溪树。 有人驱犊来,叱向远烟去。

复制 李宪噩 《雨后入城,晚复归,南村道中》

酬子起、梦予赠砚见寄

形式:

蕴耀君自幽,安朴予无炫。 负质固云殊,寓迹稍难判。 冷韵复相谐,短章来欢眄。 同心崇古华,努力惩时绚。 臭味日冥寂,招携追闲散。 少嫌井庐异,尚觉形影间。 郁郁夏木深,漠漠春景换。 孤兴方触笔,清梦遂投砚。 廉正义不违,磨砻神所眷。 此意永相期,薄言酬缱绻。

复制 李宪噩 《酬子起、梦予赠砚见寄》
类型:

哀岑役陈辉有序

形式:

役为县官使,来往报晴雨。 官清身无衣,妻亡室无侣。 昨闻死山隩,怀藏书带羽。 道病不知时,暴骸委豺虎。 在世急公役,鞭策亦良苦。 宁谁录微劳,冥冥竟终古。

复制 李宪噩 《哀岑役陈辉有序》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