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注释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菩萨蛮五首》是唐末五代词人韦庄的组词作品。此为第五首,是对前四首的一个总结,也是韦庄对他现实人生的冷静观照。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老而无成的才子,对着春光,尤其是冠盖如云作为陪都的洛阳城的春光,心中的郁结可想而知。“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魏王堤是指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堤坝,为当时名胜,因曾赐给魏王李泰为苑囿,故称魏王堤。“柳暗”,是柳色转深,春天将尽了。见物候变异而心转迷,迷的是什么呢?作者并没有点明。他是把心中无限的悲伤,无限的矛盾痛苦,无限的绝望,全都藏在心底,只是告诉你,主人公心事转迷,他的心里面是有多复杂多么难受,读者自可想象。 过片“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是说桃花漂在澄明透澈的春水之上,水面上浮游着对对鸳鸯。自《诗经·桃夭》之后,桃花就有与婚姻、爱情相关的意义,鸳鸯当然更是爱情的象征,故很自然地,主人公想到了远方的爱人:“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这个结句称得上是神完气足,情感特别充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其明代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怜可怜,使我心恻。 清代张惠言《词选》:此章致思唐之意。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韦端己《菩萨蛮》四章惓惓故国之思,而意婉词直,一变飞卿面目,然消息正自相通。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菩萨蛮》词,致其乡国之思。洛地风景,为唐初以来都城胜处,魏堤柳色,回首依依。结句言“忆君君不知”者,言君门万里,不知羁臣恋主之忧也。 近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结尾二语,怨而不怒,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忆洛阳之词,身在江南,还乡固不能,即洛阳亦不得去,回忆洛阳之乐,不禁心迷矣。起两句,述人在他乡,回忆洛阳春光之好。“柳暗”句,又说到眼前景色,使人心恻。末句,对景怀人,朴厚沉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庄介绍和韦庄诗词大全

诗人: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
复制作者 韦庄
猜您喜欢

载月用旧作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得诗五首原韵 其三

形式:

雕虫习气澄,静赏得心凝。 九夏浑无暑,一轮都是冰。 桂棹荡宁缓,絺衣凉不胜。 云岩苍鹿呦,何殊啸孙登。

复制 弘历 《载月用旧作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得诗五首原韵 其三》

拟言志一字双声诗既成前体又出新裁想无祖鞭自我作古

形式:

春风风万物,春雨雨一犁。 解衣衣贤能,景行行仰兮。

复制 弘历 《拟言志一字双声诗既成前体又出新裁想无祖鞭自我作古》

正月二日降旨加赈去岁被灾下河州县

形式:

普天乐新岁,数县鸣哀鸿。 念此嗷嗷民,孰非怀保中。 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 南望沮洳乡,连岁鲜遇丰。 赈恤虽频施,岂尽苏疲癃。 一夫不获所,饥溺吾应同。 面咨授方伯,接赈敕司农。 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 速给耕及时,或得饥肠充。 剔鬟乏良方,勤民惟省躬。

复制 弘历 《正月二日降旨加赈去岁被灾下河州县》

乘马过兴京再咏

形式:

赫图阿喇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 秋风策马一凭阅,兆基缔构钦龙兴。 茅茨木突风犹古,故宫欲觅迷处所。 涕零始业何其艰,九重万户遑安处。

复制 弘历 《乘马过兴京再咏》

箭草

形式:

草有称箭者,刺衣剧难去。 㢲入每切肤,倒钩常碍足。 胡不为芝兰,亦均沾雨露。 堪比浸润谮,宁辞肤受愬。 柔韧未易防,对此能无虑。

复制 弘历 《箭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