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穆见寄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类型:

评析

李穆是刘隨州的女婿,颇有清才。《全唐诗》载其《寄妻父刘长卿》,全诗是:「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它就是刘隨州这首和诗的原唱。 刘隨州当时在新安郡(治所在今安徽歙县)。「孤舟相访至天涯」则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江行,带有一种凄楚意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和途次之艰辛。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者角度,体贴他爱婿的心情,企盼与愉悦的情绪都在不言之中了。 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逆水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滩,上水最难行。次句说「万转云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的猜想。而打听的结果,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赊,即远,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 刘隨州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两句则进而写主人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企盼、愉悦之意,而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显得多么亲切,更使人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欲扫柴门」句使人联想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的名句,也表达了同样欣喜之情。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十分真挚动人。 将杜少陵七律《客至》与此诗比较一番是很有趣的。律诗篇幅倍于绝句,四联的起承转合比较定型化,宜于景语、情语参半的写法。杜诗就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把客至前的寂寞,客至的喜悦,主人的致歉与款待一一写出,意尽篇中。绝句体裁有天然限制,不能取同样手法,多融情入景。刘诗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篇,三四句法倒装(按理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使末句以景结情,便饶有余味,可谓长于用短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後村诗话》:刘长卿七言云:「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魏野、林逋不能及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平淡中有深味。末句幽极,即蓬蒿蒲径之意。 《诗式》:首句吉李穆相访,孤舟远来。二句承首句,亦答穆诗「处处云山无尽时」句。三句言盼穆之来。故欲扫门以迎远客之至,此正见第三句宛转变化王夫,四句「青苔黄叶」与上「扫」字应。此正见第四句如顺流之舟也。[品]疏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长卿介绍和刘长卿诗词大全

诗人:刘长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
复制作者 刘长卿
猜您喜欢

庭梅咏

形式: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复制 张九龄 《庭梅咏》

初秋忆金均两弟

形式: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复制 张九龄 《初秋忆金均两弟》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形式: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 苍生望已空。

复制 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形式: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复制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形式: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复制 张九龄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