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召南 · 行露

: 无名氏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我岂不想早赶路?怎奈露水令人怵。 谁说鸟雀没有嘴?何以啄破我的屋?谁说你还没有家?为何抓我进官府?纵然抓我进官府,逼婚理由不充足。 谁说老鼠没有牙?何以钻透我的墙?谁说你还没有家?为何逼我上公堂?即使逼我上公堂?也不嫁你黑心郎!

注释

行(háng)露:道路上的露水。行,道路。 厌浥(yā yì):水盛多,潮湿貌。 夙(sù)夜:早夜。指早起赶路。 谓: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与下文的「谁谓」的「谓」意不同;一说奈何,即无奈。 角(jiǎo):鸟喙。 穿:穿破,穿透。 女:同汝,你。 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 速:招,致。 狱:案件,打官司。一说监狱。 室家:夫妻,此处指结婚。家,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一说婆家。 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一说成室家的聘礼不够。 牙:粗壮的牙齿。 墉(yōng):墙。 讼(sòng):诉讼。 女(rǔ)从:听从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召南·行露》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可能是一首记录一个贞节女子坚决抗拒已有妻室之人无赖纠缠的过程的诗歌,赞颂了这个女子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性格。全诗三章,共十五句,风骨遒劲,格调高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朱熹《诗集传》:「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有以革其前日淫乱之俗,故女子有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作此诗以绝其人,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尔。盖以女子早夜独行,或有强暴侵陵之患,故托以行多露,而畏其沾濡也。」(第二章)「贞女之自守如此,然犹或见讼而召致于狱,因自诉而言:人皆谓雀有角,故能穿我屋,以兴——人皆谓汝于我,尝有赤诚为室家之礼,故能致我于狱,然不知:汝虽能致我于狱,而求为室家之礼,初未尝备,如雀虽能穿屋而实未尝有角也。」(第三章)「言汝虽能致我于讼,然其求为室家之礼,有所不足,则我亦终不汝从也!」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篇玩『室家不足』一语,当是女既许嫁,而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因不肯往以致争讼。盖亦适有此事而传其诗,以见此女子之贤,不必执泥谓被文王之化也。苟必执泥,所以王雪山有『岂有化独及女而不及男』之疑也。集传曰:『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有以革其前日淫乱之俗,故贞女有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不独只说得女而遗男,且若是,则此女不将前日亦淫乱,因被服召伯、文王之化而始以礼自守耶!说诗最忌固滞,此类是也。」(一章)「此比也。三句取喻违礼而行,必有污辱之意。集传以为赋。若然,女子何事蚤夜独行,名为贞守,迹类淫奔,不可通矣。或谓蚤夜往诉,亦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 其一

形式:

弟兄不见十馀年,南北相望各一天。 久别故园空有梦,新添白发自堪怜。 已知放浪烟霞外,自愧栖迟雨露边。 愁思满怀无处着,朝回时诵鹡鸰篇。

复制 金幼孜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 其一》

北京八景 其八 金台夕照

形式:

迢递金台近日边,偶来登览尚依然。 万家禾黍秋风外,十里旌旗落照前。 远郭砧声来杳杳,平原归骑去翩翩。 黄金谩说能招士,千载犹传郭隗贤。

复制 金幼孜 《北京八景 其八 金台夕照》

竹林书屋为刘子樵赋

形式:

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 闲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

复制 金幼孜 《竹林书屋为刘子樵赋》

冬十一月廿三日随驾阅武于齐化门外

形式:

圣主从容事阅兵,銮舆向晓出都城。 三军勇悍今无敌,万骑骁腾旧有名。 牙帐风生鸣鼓角,期门日暖动旄旌。 早须汉北销氛䘲,海晏河清颂太平。

复制 金幼孜 《冬十一月廿三日随驾阅武于齐化门外》

禁中对雪和邹侍讲韵

形式:

都门向晓雪交飞,独步偏宜鹤氅衣。 天近蓬莱银作屋,地回粉署玉为扉。 洒窗更恐疏帘过,拂帽还将短袖挥。 已卜丰年多瑞应,一尊共赏莫相违。

复制 金幼孜 《禁中对雪和邹侍讲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