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壶山居士,人还没有老心就懒散了。喜欢学道的人,家中置办了读写用的竹九、憩坐用的蒲团、煮茗用的茶碗。有青山可以观赏。筑有小茅屋三间,再开辟一条小径,俯视溪水,将高大茂密的竹子栽满屋子的四周。
有客来请自便,随分吃一点家常饭。如果愿意小作停留,再置薄酒,喝它两三杯。吟味诗歌、自制曲子,风和月任人招呼。身外之事。我都不关心,自会有天公去管。

注释
蓦(mò)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等。双调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
壶山居士:词人自号。居士:犹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蒲团:信仰佛、道的人,在打坐和跪拜时,多用蒲草编成的团形垫具,称“蒲团”。
茗碗:煮茶用茶碗。
随分:随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起笔自报家门,直陈心迹,态度散漫,老气横秋。“未老心先懒”,词人还未曾衰老,却看透世情,失却斗争与进击之心的消极精神。颓莫大于心懒。然这种状态不会是天生如此,而或是人生灾厄、磨难使然。词人从自号、自诉心志到下文铺陈居处条件与处世态度,均浸染了道家的简淡无为。“爱学道人家”以下统承“心懒”而来,极言日常需求的简便。先言用物,“办”字领起,只办读写用竹几、煮茗用茶碗、憩坐用蒲团。次言隐居的生活环境,买青山一角,结草屋三间,小径通幽,清溪如带,绿竹绕宅。这里没有侯门深宅的楼台广厦、高车驷马、酒绿灯红,没有烦闹的送往迎来,没有无聊的笙歌宴集,没有不测而至的风云变幻。这里的主人可以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或垂钓清溪。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二、三十年间,战云四合,血雨飘风,词人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

  词的下片叙述自己待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客来便请”,一个“便”字,既无热情,亦不冷面拒人于千里。抽身世外而并不与世隔阻,清高中含着通达。“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仍旧是待人以不即不离。词人老实道来,始终没有斩断与尘世关联的尾巴。“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既应开篇“懒”字,又呼出下文“不关心”云云,是说随意写点文词,吟风弄月,而决不关涉邦国民生。“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风月任招呼”的进一步渲染。但说多了,似乎反出破绽,“不关心”反而像是并未忘怀。天公,天地造化;或另有人事所指。那么末句则是一种对于“管”者有所愤愤的讥诮。联系他也曾那样地想参预与投入,那么这消极里或都含着对于“管”者、统治者的无能的愤愤之音。当然字行间的这种声响极其微弱。

  全词措语平白,疏于锻炼;顺序而写,无意谋篇。唯用意老实,接物通达,于世情世事并未完全忘怀,故不妨一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词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倾亡前那段社会动荡时期。由于对现实的悲观失望和道教无为思想的影响,词人养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于是避开了热闹尘世,过起了隐居生活。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宋自逊

宋婺州金华人,字谦父,号壶山。宋甡子。工词。有《渔樵笛谱》。...
复制作者 宋自逊
猜您喜欢

挽陈伯陶联

形式:

科名类张孝达,晚节若于晦翁,避地作孤臣,可堪老屋梅花,时杂觚棱千里梦; 署号同王盂端,史才比元好问,题图才许我,极日沙亭荒学,祗馀珠玉九原心。

复制 陈三立 《挽陈伯陶联》

重游沙发园同鹤亭重伯吷庵伯夔各赋六言纪之 其三

形式:

花药盛鬋倾国,偶随步屧惊逢。 销烟一媚老丑,飞来无蝶无蜂。

复制 陈三立 《重游沙发园同鹤亭重伯吷庵伯夔各赋六言纪之 其三》

挽高而谦联

形式:

隔岁闲游过饭家,风留断语; 老谋坐废如山世,难照孱魂。

复制 陈三立 《挽高而谦联》
类型:

云锦亭题壁

形式:

翼翼飞亭,扬扬流瀑。 岩跨蜿虹,草间仙鹿。 其下灵湫,泓澄无涘。 曰轻波澜,怒龙吞汝。 大音震空,和者众窍。 一襟自孤,千山来笑。 含英栖真,从证大道。 五老式临,游衍是保。

复制 陈三立 《云锦亭题壁》

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咏初编题词

形式:

生今踵沦胥,维教怀旧俗。 百千古衣冠,缠梦影空谷。 大义绵遗恨,茫茫采芝曲。 凭将表微心,赍上西台哭。

复制 陈三立 《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咏初编题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