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四首·其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处的秋景最令人伤魂?莫过于残阳下西风里的白下门。
往日春天几只燕子在参差不齐的柳枝间穿梭,如今笼罩在烟霭中,在萧瑟的西风里轻轻摇曳。
原野上飘荡着悼念御骑战死的哀乐,像江南乌夜村这样的荣华富贵之梦已永远不可重现。
别再听那樵伊临风的笛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总归难评。

注释
白下门:指六朝古都南京。
差池:参差不齐。
黄骢曲:黄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人作黄骢叠曲,以示悲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秋柳》四章是渔洋山人王士禛写于顺治赏四年的合诗。顺治赏四年,王士禛与众名士在济南大明湖的水面亭相会,饮酒赋诗,赏景享乐。作者在此时看见秋柳,竟也引发了无限的感伤,写出了这四首诗。诗成轰动一时,后世很多学者把这合诗誉为“神韵诗”的真正发端。

  本诗为第一首,可以说是合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出色的诗歌。写秋柳的摇落憔悴,从而感叹良辰易逝,美景难留。全诗辞藻妍丽,造句修整,用曲精工,意韵含蓄,风神高华,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因此为一时绝唱。

  白下门,指今江苏南京。那是的朝的首都。后来虽还是有名的城市之一,但比起其长期作为首都的的朝时代来,当然可说是没落了。所以,在古代的诗词中,经常被用来作为抒发今昔盛衰之感的对象。 

  黄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人作黄骢叠曲,以示悲悼。乌夜村是晋代何准隐居之地,其女儿即诞生于此,后来成为晋穆帝的皇后。诗人在此加上“梦远”二字,则意为着这样的荣华富贵之梦已永远不可重视,正如死去的骏马黄骢已永远不可复生一样。所以,诗人所感到的,并用来传给读者的,乃是彻底的,不存在的任何希望的幻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幻灭。

  于是,剩下来的唯一的路就只能是逃避;“莫听临风三弄笛”。也就是说,不要再听那悲衰的音乐,想那些悲哀的事情了。然而,“玉关哀怨总难论”。幻灭的哀愁是深深潜藏在心底,又逃避不了,逃避本身也不得不归于幻灭,而诗人与读者也就是只能永远沉浸于幻灭的悲哀之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士祯介绍和王士祯诗词大全

诗人: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复制作者 王士祯
猜您喜欢

翠爽楼

形式:

幽居远城邑,山水有馀清。 层楼据其胜,登临怡我情。 曲阑无人来,卧起时独凭。 空青袭琴书,湿雾飘轩楹。 薰风涤烦襟,好鸟相和鸣。 景物能解颜,浊酒聊一倾。 油然既就醉,意适心自平。 多财信为累,达宦真虚名。 且尽今旦乐,明日非吾营。 愿言在槃涧,养素安馀龄。

复制 李昌祺 《翠爽楼》
类型:

送陈生归吉水赤岸二首 其一

形式:

清砧兼落叶,总是别离情。 去路千程远,归舟一叶轻。 秋云连树暗,寒日映川明。 亦有沧浪兴,何时共濯缨。

复制 李昌祺 《送陈生归吉水赤岸二首 其一》

寓舍梅一株翳榛莽中诗以唁之

形式:

筱蔓翳颓垣,娟然玉雪痕。 寒香偏晚节,春色自名园。 鸟啄梢头蕊,苔沿砌下根。 犹能异桃李,不在狄公门。

复制 李昌祺 《寓舍梅一株翳榛莽中诗以唁之》

房山旅舍

形式:

枕寒衾冷对孤灯,室似邮亭榻似僧。 清泪几行揩又落,斜风细雨送残更。

复制 李昌祺 《房山旅舍》

秋暑述怀

形式:

局促过长夏,荏苒届秋期。 初谓火既流,凉飙扫炎曦。 岂料残暑酷,乃尔不可支。 我膺徽纆缠,下共卒伍驰。 弱骨苦汗渍,弊衣叹尘淄。 一身方在公,宁复顾尔私。 虽无案牍劳,莫任奔走疲。 幸兹城南厂,颇与静者宜。 时来解襟坐,偃仰暂得怡。 我家文江上,先庐有遗基。 何当乞骸去,结茅树桐椅。 期与世尘绝,永随樵牧嬉。 怀哉果何日,浩叹徒歔欷。

复制 李昌祺 《秋暑述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