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许秋岩先生 其四 (甲申)

黄州香火订前因,私淑韩门愧负薪。
识面记从江上驿,将诗传遍幕中宾。
空馀涕泪酬知己,转为朝廷惜此人。
他日西州城外过,公琴松柏最伤神。
陈沆介绍和陈沆诗词大全

诗人:陈沆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
复制作者 陈沆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独活

形式:

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中风,通风发冷,不知人事。用独活四两,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又方:独活一两,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药酒倒入,盖好。过一段时间,温服三合。 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产后腹痛,甚至肠出。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妊妇浮肿或风水浮肿。用羌活、萝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关节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酒煮过。每天一杯,空心饮。 风牙肿痛。用独活煮酒热漱。又方:独话、地黄各三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服,连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喉闭口禁。用羌活三两、牛蒡子二两,煎水一大杯,加白矾少许灌下。 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胀”)。用羌活煎汁服,几碗之后,病自全愈。 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独活》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藿香

形式:

释名 兜娄婆香。 气味 (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口臭。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藿香》

本草纲目 · 草部 · 薄荷

形式: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每取残,泡热激发中洗眼。 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薄荷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血痢不上。用薄葆叶煎汤常服。 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附方 薄荷能消风散热,也能引热外出,故治骨蒸痨(肺结核)、小儿惊狂、大热等下,常用它作为引药。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薄荷》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细辛

形式: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主治 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口舌生疮。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牙齿肿痛。口中溃烂,用细辛煎成浓汁,多次漱口,热含冷吐。 鼻中息肉。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耳聋。用细辛末溶在黄蜡中,团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聪耳丸”。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细辛》

本草纲目 · 草部 · 黄岑

形式: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附方 黄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本品“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黄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