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春夕酒醒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几年来无所事事漂泊于江湖,这一次又醉倒在黄公的酒垆。
酒醒后才发现月亮挂在天上,花影映满全身需要有人来扶。

注释
袭(xí)美: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晚唐诗人,今湖北天门人。
傍江湖:江湖漂泊,此处指隐居。
黄公酒垆(lú):原指竹林七贤饮酒之处,此诗指自己的饮酒场所。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此坊。’”
觉(jiào):酒醒。
倩(qìng):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陆龟蒙和皮日休(字袭美)是挚交好友,都染上嗜酒的癖性,常常相邀尽兴,以诗相和,聊作慰藉。一日,陆皮二人赴宴狂饮,都不胜酒力醉倒在地。昏睡一觉醒来时,周遭环境不免让诗人有所触动。皮日休先作《春夕酒醒》,陆龟蒙答以《和袭美春夕酒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方出人们无牵无的悠然心情,方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此诗是方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远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方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一个“满”字,自有无限情绝在其中。融“花”、融“月”、融“影”、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方醉酒之乐,方得潇洒自如,情绝盎然。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方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远江湖”,像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龟蒙介绍和陆龟蒙诗词大全

诗人: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
复制作者 陆龟蒙
猜您喜欢

和白云庵七首 其六 明月台

形式: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著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复制 黄庶 《和白云庵七首 其六 明月台》

和白云庵七首 其七 白石涧

形式:

林间旋叠石为路,日日自汲涧底泉。 老僧意趣似童子,洗手濯足听潺湲。

复制 黄庶 《和白云庵七首 其七 白石涧》

赋闻角

形式:

角本金鼓俦,独主昏晓色。 日收云气黄,月斜霜露白。 征夫朝夕闻,泪落甲铠黑。 时平腐櫜鞬,白首眼不识。 严城重启闭,不废角人职。 老农鼓腹听,安识天子德。

复制 黄庶 《赋闻角》

答王甫判官示游兴庆池之作

形式:

东池十里近,遭匝风物饱。 南山若户屏,登临四时好。 我初来长安,脚拟朝夕到。 缠绵簿书间,拘窘若囚盗。 一岁无几至,荏苒成吏考。 夜夜千顷月,只供钓鱼老。 平生林泉心,探奇欲倾倒。 咫尺乃尚尔,满意宁可保。 君官苦近市,危坐若林槁。 偷闲呶呶中,跃马志■暴。 登览足意思,满腹若瑰宝。 归来成新诗,使我愧怀抱。

复制 黄庶 《答王甫判官示游兴庆池之作》
类型:

和刘卿材十咏 其九 龙潭

形式:

寂寞真龙去,雩坛血不乾。 世情多冷暖,对此鼻辛酸。

复制 黄庶 《和刘卿材十咏 其九 龙潭》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