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蛩(qióng)响:犹蛩声。
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此时作者四十多岁,年龄与陶渊明辞官时(年四十一)接近。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所以向往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送伍朝信守宁波

形式:

官柳风柔拂酒盏,渭北江东意何限。五马谁驱高盖车,画省秋云犹满眼。 累累肘印腰带黄,太守年才三十强。闾门不敢鸣驺过,里中长者多父行。 高堂日迟采衣舞,一觞一咏声琅琅。紫薇巨公颜色扬,诸孙绕膝儿绕床。 床头经史映簪笏,膝下欢娱殊未央。亲恩君宠两磅礴,膏雨还随使车落。 深村无吠厖,公府多神雀。爱月还登镇海楼,寻幽或到烧丹壑。 镜川几曲春澄澄,人言使君如水清。棠阴无事坐舒啸,惟听江声杂鸟声。

复制 石珝 《送伍朝信守宁波》

赠别玉峰上人

形式:

关山去迢递,飞锡有谁同。 行苦三乘里,心开万法中。 定回云满榻,偈后月低空。 相忆听钟磬,泠然度晓风。

复制 安庆王 《赠别玉峰上人》
类型:

吊萧廉泉阖门殉节

形式:

保康城头悲风起,一万贼兵渡江水。 姚家伪帜白云屯,斯民如汤沸未止。 但令满耳闻呼号,大尹何在开门逃。 白头老尉更楼坐,芒干牛斗有霜刀。 选择健儿躯干好,痛哭陈词严征讨。 臣职卑小臣力微,三里孤城涂肝脑。 圣主有臣臣有子,与妻及妇同日死。 天意犹存八岁孙,生自森严戈戟里。 次子匍匐东粤来,痛收忠节遗支骸。 沙场莫笑征行苦,几见微官著大才。

复制 光容 《吊萧廉泉阖门殉节》
类型:

张文献公祠

形式: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 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 登临眺望追怀处,风度依然照古今。

复制 白纯素 《张文献公祠》

挽邓忠毅公

形式:

光禄来知永丰日,誓平贼垒救生灵。 关弓马上眦全裂,遗剑床头血尚腥。 死处英灵为厉鬼,平昔肝胆照雷霆。 蜀中故有三贤庙,张邓如今却并称。

复制 白纯素 《挽邓忠毅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