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恼烟撩露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须臾:片刻,短时间。 藕花:即荷花。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霎: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和衣:谓不脱衣服。 宋·张先《南歌子》:“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宋·苏轼《南歌子》:“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情。” 妆台:梳妆台。唐·卢照邻《梅花落》:“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写天真少女与恋人相会的喜悦和离别的惆怅。上阕点明留住须臾,故当时携手情景,藕花细雨历历在目。下阕追写依恋情态,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歇拍二句,叙分别时难言的情景,只用“最是”两字,蕴含无限眷恋之情,归来后哪得不怅然若失。 词中点缀夏日风光,使形象更为饱满。 上阕写一对男女游湖遇雨,为之小驻。语序倒是词中常见现象,本词上阕即为一个倒装句。女主人公与男友相约游湖 ,先是“携手藕花湖上路”,这大约是西湖之白堤吧 ,那里的藕花当已开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也许这对情侣最初就是相约赏花而来 ,不料遇上“一霎黄梅细雨”。正是这场梅雨及撩拨着人的“烟”呀“露”呀,留他们停步了 ,总得找个避雨的处所吧 。“ 留我须臾住”的“ 我”,乃是复数,相当于“ 我们”。游湖赏花而遇雨,却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幽清的环境和难得亲近的机会。真乃因祸得福也。 下阕写女主人公大胆的举动及归来后异常的心理。 “一霎黄梅细雨”使西湖谢绝游众,因而在他们小住的地方,应当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当人面就搂搂抱抱,未免轻狂。须知这里“娇痴不怕人猜”之“人”,与“和衣睡倒人怀”之“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都是就男友而言。当时情景应是这样的:由于女主人公难得与男友单独亲近,一旦相会于幽静场所,遂难自持,“娇痴”就指此而言。其结果就是“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碧玉歌》)。“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 ,李后主所谓“ 一向偎人颤”、“教君恣意怜”也。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主动,休说外人,即使自己的男友也不免一时失措或诧异。但女人主公不管许多 ,“不怕人猜”,打破了“授受不亲”一类清规戒律,遂有了相恋以来第一次甜蜜的体验。 正因为是第一次 ,感觉也就特别强烈而持久。 “最是分携时候”,多么依依不舍;“归来懒傍妆台”,何等心荡神迷!两笔就把一个初欢后的女子情态写活了。 全词情多而不亵贵在写出少女真实的体验。本来南朝乐府中已有类似描写,但那是民歌。如今出现在宋时女词人之手,该是何等的勇气。道学家们虽不免诋之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 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 ;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代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淑真介绍和朱淑真诗词大全

诗人: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
复制作者 朱淑真
猜您喜欢

过沙头三首 其二

形式: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复制 杨万里 《过沙头三首 其二》
类型:

读书

形式: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 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 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 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 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 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 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复制 杨万里 《读书》
类型:

春日六绝句

形式:

日落碧簪外,人行红雨中。 幽人诗酒里,又是一春风。

复制 杨万里 《春日六绝句》
类型: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形式:

玉砾金沙一迳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复制 杨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形式: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复制 杨万里 《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