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隐

【其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乾。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注释

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星郎:《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适归:往归、归向。 高壤:一作“黄壤”,土丘。 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 学海:喻指学术界。 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霓裳(ní 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 绛坛:一作“玉坛”。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踠(wǎn):屈曲、弯曲。 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 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哭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崔珏的组诗作品,共二首。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第二首诗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又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全诗行文酣畅,情辞并茂,作者对友人深挚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初钱牧斋、何义门《钱何评注唐诗鼓吹》:此其二,又玄取其一较有味。要之,有其一在前,则此篇反覆嗟惜亦自佳也。 清代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义山为绝世之才,不能大用,坎坷终身。一起二句自是先生知己,九原有灵当为泣下。三四用一问一答法,二句不平是哭其死也。五六是哭其未遇而死也。七八是开说,聊为先生作慰词耳。 清代薛雪《一瓢诗话》:崔珏以《鸳鸯》得名,而《哭义山》之作,亦是九原知己。 清代梅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后人无数挽词,未能出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崔珏

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有集,已佚。...
复制作者 崔珏
猜您喜欢

赠琢砚

形式:

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 我有一寸铁,秉心与之俱。 永矢磨不磷,千载明区区。 彼哉瓦与石,飘掷付太虚。

复制 熊鉌 《赠琢砚》

题山云海月楼

形式:

壶山一片云,沧海一轮月。 仁人典刑静,志士胸次阔。 我来登斯楼,抚景亦奇绝。 一天任舒卷,万古看出没。 吟情俯八极,酒兴小溟渤。 云来地脉动,云去悄无迹。 月出天光生,月落万山黑。 归来一梦觉,东窗又明发。

复制 熊鉌 《题山云海月楼》

闻崇安县学立碑

形式:

出山未逾月,辄复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 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 扶摇欣夙心,踌躇动长虑。 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 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悟。 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 真实浸泬寥,枝叶谩夸诩。 漂沦未百年,剽窃立门户。 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 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大隐堂前水,滔滔自东注。 回薄万古心,无言对天柱。

复制 熊鉌 《闻崇安县学立碑》

寄张廉访

形式:

七闽古要荒,是为越南徼。 秦汉列职方,居民亦稀少。 文风渐褰开,李唐盛称表。 问之何因尔,风气有先兆。 桓桓观察公,切切廑告诏。 至今章掖流,诗书被馀照。 伊洛道既南,考亭重继绍。 譬之中天日,万古垂炳耀。 岂但行中原,衣被弥岭峤。 云胡一气迁,变化有难料。 百年诗书地,末俗事攘矫。 岂是殷民顽,此亦关感召。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为扰。 庸人亦何伤,贪人祸非小。 小贪人易知,大贪一何巧。 豺狼不堪问,狐鼠何足道。 哀哀清漳民,仁者宜一吊。 何年彗旄头,磷火犹有爝。 十家九空荒,落日曛野烧。 迩来痛甫定,生意渐原草。 三年两徵兵,行人亦伤悼。 闽地本硗瘠,山海相带绕。 两耕不供餐,俭岁即有莩。 独藉煮海馀,易以供岁调。 古人弛丽禁,琐琐不尔较。 但令官无亏,一任民转漕。 近年盐法密,适以长贪暴。 茫茫一溟渤,乃是大阱沼。 下不济民穷,上不资国耗。 饥狼与饿鼠,白昼敢嗥噪。 民膏宁几何,尔腹安得饱。 我思山海藏,本是天地宝。 公家卖盐引,本钱亦铢秒。 只今增倍蓰,安得不为挠。 上恩岂不厚,末弊诚不料。 官曹既犹御,何责汝为盗。 千钧发鼷鼠,桃虫集飞鸟。 我欲陈其言,哀情动深悄。 闽山秀而刚,习气本强矫。 近代姱节人,一一皆可考。 汉史言未公,反覆出篁筱。 反覆岂其性,当年久探讨。 学道皆有用,薰陶乃其妙。 抚御或失宜,反以萌不肖。 矧兹一峤地,峒险接深杳。 郡人生本微,邻寇时掠剽。 亟当保天和,玉石戒俱燎。 民生必有养,而后可施教。 云何无其具,而辄事刑剿。 海滨去天边,高高不堪叫。 使者重观风,苏息宜及早。

复制 熊鉌 《寄张廉访》

题林氏药圃

形式:

采药来,神山在何许。忽闻瀛海头,居然一玄圃。 天风吹轻帆,至人展良晤。圃中药千本,历历皆手树。 我生抱奇疢,岁久不得愈。三年蓄艾心,有此一朝聚。 惠我方匕剂,翛然脱沈痼。吾观此圃中,来游亦无数。 夫岂独我私,一一随所取。同游二三友,牵连亦遭遇。 餐此霞屑馀,腾身即飞翥。人生各有累,那得免患苦。 至人略形骸,一视等胞与。过之或忘情,我独刻肺腑。 世人持狭见,一膜便尔汝。比邻立藩墙,边幅生龃龉。 老矣多阅人,知君用心处。斯人匪斯今,意度一何溥。 我尝读西铭,一初混中处。茫茫大化运,上下四方宇。 当作一圃观,何物不储贮。岂但百草性,曾入农氏谱。 奇葩与异石,海陆细分部。金膏丹空青,亦不惮远阻。 是中富台沼,飞泳供盼顾。有时钓弋娱,遗坠拾鳞羽。 铺陈盛筵旦,咳唾好宾侣。歌阑车马散,溲渤遗败鼓。 我知太医生,适用随细钜。水火各燥湿,阴阳互寒暑。 刚汞或柔砂,炎硝或寒附。峻或蓬棱攻,平或参术补。 生材天岂靳,所恨辨者瞽。生人倘有济,我圃足供具。 玄枢掌握间,调齐有其所。悠悠动我思,无怀大庭古。 八荒登春台,一气调律吕。人人无鄙夭,物物不疵窳。 胡然降大厉,使我重悽楚。薰蒸始一气,俄顷遍九土。 缅怀有生初,恫■入心膂。恭惟生物心,孰不同父母。 我欲代一笺,飞上九天诉。冥冥天阍深,重关列蛟虎。 至人对我言,天高不堪吁。无宁苍苍求,我圃自有趣。 圃中别有圃,妙处子未睹。中藏六六天,玄玄岂无主。 我尝偕子游,相与诘其故。虽然祇方寸,此妙谁赋予。 包括尽六合,剖析入毫缕。一粒蕊珠中,太极有玄姥。 但得斯心存,充拓何可御。至人岂易逢,再拜致我语。 授药不授方,药尽力已去。似闻海上秘,久藏龙宫府。 君今得妙诀,授我勿我拒。珍重千金传,为君广流布。 别君怀不忍,回首重凝伫。千山莽愁人,沧波正烟雨。

复制 熊鉌 《题林氏药圃》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