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着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阁楼,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的样子。
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花着:花间的小路。
暗香:指幽香。
朱楼:指富丽华美的楼阁。
梢头:树枝的顶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迟迟春日”语出《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言和煦的阳光在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秦观《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动鲜明。对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春天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遇上阴霾的天气,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犹如给女主人公的内心罩上了一层愁雾,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看来开头所写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然和煦的阳光与云雾是很难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也很难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云锁朱楼”的“锁”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给读者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锁”字蕴含丰富,将阴云四布的天气、深闺女子的被禁锢和心头的郁闷,尽括其中。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由黄莺的啼叫唤起的。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最易闻鸟啼而惊心,故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时光,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禁唤起了她的春愁。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之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听到的莺啼,看到的色彩。通过它们表现女主人公细腻的感情波澜。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静中有动、寂中有声,化静态美为动态美,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这是非常美的意境创造。以听觉写鸟声的流动,使人辨别不出鸟鸣何处,词人的春愁,也像飞鸣的流莺,忽儿在东,忽儿在西,说不清准确的位置。这莫可名状的愁怨,词人并不说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朱淑真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差堪比肩”,并称“词坛双壁”。其虽家世显赫,婚姻却十分不幸,她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艺的她只能将愁思寄予词的写作。词率性凄清,清空柔媚,感情真挚,情韵俱胜,此词正是其词风格的写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淑真介绍和朱淑真诗词大全

诗人: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
复制作者 朱淑真
猜您喜欢

归自琴川哀义孙

形式:

谁信八旬之老,反哀十岁之孙。 最苦归来元亮,稚子无人候门。

复制 龚诩 《归自琴川哀义孙》

山居读书图

形式:

先生好遁藏幽谷,考槃自乐忘荣辱。 朝看黄鹤天际飞,暮见白云檐下宿。 霜后班班柿叶红,雨过青青书带绿。 萤窗雪案圣贤书,不惜勤劬终岁读。 每当心领神会处,如见孔颜真面目。 信知名教有乐地,何羡轻裘与粱肉。

复制 龚诩 《山居读书图》

题印上人所藏赵子昂杨廉夫二公墨迹卷

形式:

马鞍之山殊峭拔,秀丽苍然压吴浙。 暮霭朝岚耸画屏,古桧长松挺高节。 岂无超然出尘土,托迹幽深守孤洁。 林泉赖此增光辉,不负清风与明月。 吁嗟世变罹兵戈,一时盛事随消歇。 蒿莱满眼锁寒烟,牛羊就牧狐狸穴。 见山有院人不知,一记惟存赵松雪。 孟张属和久寂寥,脍炙幸闻仙伯铁。 二公自是文场豪,墨妙词锋总奇绝。 月潭何处得此卷,宝爱深逾古环玦。 老夫为尔赋长歌,待补山中名胜缺。 只疑二老冥冥中,抚掌相看笑粗拙。

复制 龚诩 《题印上人所藏赵子昂杨廉夫二公墨迹卷》

秃奴诗戏寄沈诚学

形式:

东村二八张小姑,鬓发油油如漆乌。 朝朝不惜五更起,对镜千梳并万梳。 争似吾家阿奴秃,落落数竿删后竹。 一生不费膏沐资,日出酣红睡方熟。 君家有婢亦如此,何幸少年犹有齿。 夜寒聊取代汤婆,殊胜当年玉川子。

复制 龚诩 《秃奴诗戏寄沈诚学》

题双松图

形式:

豫章楩楠中梁欐,未免匠石斤斧寻。 峄阳桐梓作琴瑟,尘匣空恨无知音。 何如君家两松树,饱含风露垂清阴。 轮囷虽不获世用,老气自足雄山林。 长空六月洒苍雪,清绝不受尘埃侵。 夜来月出东山岑,影落万丈寒潭深。 道人大醉发长啸,直疑惊起双龙吟。

复制 龚诩 《题双松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