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飘荡。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注释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不道:犹不知。底处:何处。
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萦回:徘徊荡漾。
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朱熹的《偶题三首》约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熹介绍和朱熹诗词大全

诗人: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
复制作者 朱熹
猜您喜欢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五

形式:

尊彝古生銴,文胜质已镌。埋璧珛满身,五德岂复全。 嗜古匪适用,所宝在

复制 周济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五》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二

形式:

井鲋射敝瓮,鷐风便北林。自天畀鳞羽,各各穷高深。 万变偶一合,旷代犹昨今。如何沈冥上,当世晞知音。 渊渊渔阳鼓,沨沨嵇生琴。大福方默移,微名安所任。

复制 周济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二》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一

形式:

病妇

复制 周济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一》
类型: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三

形式:

剑缑丝已劳,绣{刃止}不出室。客来偶摩挲,失口相叹惜。 长跪谢客言,此剑本顽铁。丰城虽深埋,宝气必腾达。 安有真龙泉,二纪仍挂壁。

复制 周济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三》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六

形式:

洗砚去宿墨,新墨发奇光。扫地去落叶,新叶生幽香。 奈何录陈言,宝之若球琅。团团磨驴迹,步步袭故常。 周旋方丈间,送此岁月长。鸴鸠犹决起,矧彼翚与翔。

复制 周济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六》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