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招呼她转过身来,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注释
青梅煮酒:古人于春末夏初,以青梅或青杏煮酒饮之。斗:趁。时新:时令酒食。
茵:垫子。泛指铺垫的东西。
朝云:相恋的女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真宗天禧二年(1018),时晏殊28岁。在春末夏初之时,主人公在东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情人相聚,分外欢欣。但好景不长,女子即如朝云一般飘去,纵使化作游丝也牵系不住,一人如何不失意,因此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青梅”二句写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以闲笔入题。古人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斗时新”,犹言“趁时新”。接下来,“东城”二句写抒情主人公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耿湋《寄司空曙李端联句》:“南陌东城路,春风几度过。”其后陆游亦有“看花南陌复东迁”之句(《花时遍游诸家园》)。

  过片三句,描述两人相遇后的情景,“展香茵,叙情亲”写词人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其亲密无间,殷勤款洽,说明词人跟他的意中人缠绵深长的情爱。正由于词人能够跟这位意中人“叙情亲”,所以才动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朝云”,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身伤。这三句是说词人这时甘愿化身为千尺游丝,好把那朝云牵住。可是,这柔弱袅娜的游丝,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云留住,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蕴含了丰富的潜信息:偶然的相会,短暂的欢娱,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离散;多少怅惘,多少怀思,尽不言之中了。

  这首词感情深挚,虽写丽情,但不纤佻,而文笔纯净,有一种幽细、含蓄之美,是一首颇有品格的小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晏殊介绍和晏殊诗词大全

诗人: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
复制作者 晏殊
猜您喜欢

凯歌五首 其四

形式:

秋水沉沉漾列星,盘涡殷殷斗雷霆。 扁舟昨夜巴陵过,风起犹闻战血腥。

复制 边贡 《凯歌五首 其四》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 其十二

形式:

江口传呼大驾临,顺流风雨注江心。 风起半山群虎啸,雨来深水一龙吟。

复制 边贡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 其十二》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 其十三

形式:

大君仁圣迥非常,远似唐宗近宋皇。 访道先过赵普宅,哀贤还吊魏徵丧。

复制 边贡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 其十三》

次韵寄王光生四首 其三

形式:

博得荆南五裤歌,一钱囊底奈贫何。 匣中犹有龙泉在,闲就巴江石上磨。

复制 边贡 《次韵寄王光生四首 其三》

次韵寄王光生四首 其一

形式:

屋里琴书屋外田,绕庭松树古藤缠。 何时却遂东山约,闲伴先生乐暮年。

复制 边贡 《次韵寄王光生四首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