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及注释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意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

  “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

  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相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读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火”字表现出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读者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既可能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来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尔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既可能是在风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温暖,也可能是平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而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这首五绝小诗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引出最后一句,写得韵味无穷,同时,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和刘十九的深厚情谊。我们可以想象,刘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诗后,定然是立刻欣然而来,两人痛快畅饮,也许此时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是多么温馨惬意,令人身心俱醉。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又余味无穷。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问刘十九》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思念友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酒?

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係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以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体现了朋友间真诚亲密的感情。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快》:岂非天下第一快活人。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气盛言直,所谓白诗「妇孺都解」也。 《唐诗三百首》: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 《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诗境浅说续编》:寻常之事,人人意中所有,而笔不能达者,得生花江管写之,便成绝唱,此等诗是也。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 《唐人绝句精华》:读此二诗(按指本诗与《招东邻》),知白居易之好客,有酒则呼友同饮。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宴江检详

形式:

神螺卷雨入田畴,留得公堂一片秋。 天上已催郎署去,人间难挽使华留。 莫嫌仲举题舆晚,犹及东坡秉烛游。 易在虎皮公在坐,试开宝箧为人谋。

复制 牟子才 《宴江检详》

春雨怀述

形式:

懒把闲情去问花,花如含泪向天涯。 二分春色已抛过,几处芳枝蹇未芽。 羯鼓无功缘底事,莺梢已恨落谁家。 门前杨柳黄犹淡,为问何时可暮鸦。

复制 牟子才 《春雨怀述》
类型:

同张倅宴吴吉州

形式:

新阳葭琯已浮灰,昨夜珠从合浦回。 晓日鸾旗新竹契,春风龙炙古兰陔。 青原别驾?丹酒,碧落仙人醉玉梅。 来岁五更三点入,直迎红药看苍苔。

复制 牟子才 《同张倅宴吴吉州》

庆丁大监

形式:

两朝表异诏言温,忠厚根基百世培。 岳麓湖湘多秀气,玉杯繁露是奇才。 词章近接秦而上,学术羞肩汉以来。 事业元从儒者出,经纶之地自恢恢。

复制 牟子才 《庆丁大监》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九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河字

形式:

群玉之峰千丈高,太微左宇凌星河。承明著作记仙室,汗青芸香老研磨。 瀛洲学士水苍佩,清响戛击谐云和。我朝仁祖重兹选,涵养泽媲周菁莪。 一时搜罗尽才杰,论事往往无讥诃。四贤景祐国之镇,肯为公议轻倒戈。 当年枨触鼎鼐意,愿与希文同谪播。庆历一客伤众客,醉饱过耳宁有他。 文符搜索网打尽,谣咏可但仇傲歌。古来馆阁有如此,劲气金石相荡摩。 能令皇图耸天际,势与泰华并嵯峨。南箕贝锦半天下,翻作采葛伤谗多。 视若弁髦如土梗,甚者足踏鲸海波。吁嗟此意久不作,遗响近续应非讹。 西山有孙剩文采,二十八宿心包罗。芳菲弥章楚骚蕙,硕大且俨陈陂荷。 峨冠蓬岛两冰暑,凌溯迤逦风玉珂。俯而就之岂不可,议论乃欲降妖魔。 纪纲一疏有奇气,几微半语驱沉疴。手披逆鳞触震电,心翼汉鼎扶羲娥。 悠然群聩发深省,诵之穆若清风过。凤凰肯啄我伤粟,骐骥岂饫天山禾。 殿头拜疏勇莫遏,指点归问烟江蓑。要津未若急流退,苞栩孰与考槃过。 使乎六辔咏柔耳,清节人士歌五紽。之齐出昼有时义,去就大抵师丘轲。 蹇予羁旅生也后,颉颃蜚佩应殊科。前时连章乞身去,夜梦栩栩思珉璠。 天高不闻心转切,为人岂忍甘婆娑。斧奸心事忧国念,大略相似柯伐柯。 君今询度我如执,啜其泣矣心谓何。君不见熙宁元祐国是易,未尝俯仰惟东坡。 又不见绍圣更张罹祸惨,百折不挫称涪皤。世间富贵何足道,倏忽殆类赴烛蛾。 妍者妩媚姿夭冶,轻儇佻巧甘媕阿。甜淡祇腥八九息,酣寝喧鸣奏鼓鼍。 谏君超然独醒苏,回首万望蓬一窠。倘陪高风驾黄鹄,归傲泉石间壁梭。 俯佣鱼钩晚获得,远寄或可酬清哦。疏桐缺月漏初断,鸿影缥缈还见么。 他年邂逅谈旧事,抚掌一笑重呵呵。

复制 牟子才 《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九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河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