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灵枢 · 论疾诊尺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歧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膏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泽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俯有加,立死。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子。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闻青脉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食,脉小手,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诗人: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
复制作者 王冰
猜您喜欢

秋日柳林湖感赋

形式:

四野烟岚合,荒村傍日斜。 塞云无宿树,边地少秋花。 柽柳低于膝,平湖但有沙。 况当正摇落,客思起悲笳。

复制 何德新 《秋日柳林湖感赋》

沈圭墨

形式:

二李而还数秀州,乌金十笏豹囊收。 对胶莫道坚于石,容易磨人到白头。

复制 吴萃恩 《沈圭墨》

曹用笔

形式:

君家誉重建安文,余技中书又策勋。 留画丹青引中马,风流长忆故将军。

复制 吴萃恩 《曹用笔》

白洋湖对月

形式:

午过桃源县,暮泊白洋湖。 月出水风外,悄然帆影孤。 渔烟澹无际,远梦生菰芦。 飞鹘从西来,松顶相惊呼。 骊龙起深壑,簸弄颔下珠。 白光互凌乱,众星若亡逋。 阴寒交袭人,热痱一个无。 客船争利涉,我独具酒壶。 荒波渺千里,冥冥念前途。

复制 吴锡麒 《白洋湖对月》

题邝湛若砚铭并洗砚池题字拓本

形式:

君诗乃在潇湘洞庭间,啼残竹魄凋兰颜。乞归一勺楚江水,手洗芙蓉不自闲。 此砚从君共往还,此池流水日潺湲。海南遗字老风雨,谁念畸人阅历艰。 高莫高于鸦咋山,远莫远于鬼门关。天令绝域显文字,铜柱细剔苔花斑。 壶笙芦管尽收拾,记成《赤雅》谁能删。蓝胡二月歌群蛮,亸娘妙舞摇花鬘。 鸲之鹆之双活眼,见君手画蛾眉弯。归来抱琴死忠义,片石寂寞留人寰。 招君魂兮渺渺,石有泪兮潸潸,云车雾驾安能攀。 天风飒飒夜泉起,明福洞边闻佩环。

复制 吴锡麒 《题邝湛若砚铭并洗砚池题字拓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