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崇祯五年(西元一六三二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後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崇祯五年:西元一六三二年。 更定:初更以後,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南豐《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衹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喩轻微纤细的事物。 毡:毛毯。 大惊喜:一作“大喜”。 焉得更有此人: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 拉:邀请。 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後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锺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文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陶菴代表作。作者出身官僚家庭,但一生未做官。此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出作者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当代文学研究者莫山洪:不拘骈散,融合骈散,这可以说是此文在语言形式上的一大特点。小品文语言极其精炼简洁,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也才能表现出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明末戏曲家祁彪佳在《古今义列传序》:其点染之妙,凡当要害,在余子宜一二百言者,宗子能数十字辄尽情状,乃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岱介绍和张岱诗词大全

诗人: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
复制作者 张岱
猜您喜欢

武兴谣

形式:

去年山中无黍稷,只有

复制 唐庚 《武兴谣》
类型:

有所叹二首 其二

形式:

耕田佩印两徒然,忆相平津只去年。怪底功名称地狱,谁将官府到天仙。 是非已付渔樵判,疑信难凭党与传。杯酌岂能通大道,床头当得酒如泉。

复制 唐庚 《有所叹二首 其二》

閒居二首 其一

形式:

未许幽人晓梦长,朝朝亲炷佛前香。有诗为爱袁家渴,无病缘抄陆氏方。 身杂蜑中谁是我,食除蜿外总随乡。白沙翠竹门前路,疑出西郊向草堂。

复制 唐庚 《閒居二首 其一》

閒居二首 其二

形式:

细细敲门细细应,老翁方曲昼眠肱。鱼陂旧种千头鲙,桑径新窠十亩缯。 菜足尚堪分地主,米馀翻欲供邻僧。平生雅有乘桴兴,咫尺沧溟去未能。

复制 唐庚 《閒居二首 其二》
类型:

闻勾景山补盩厔丞仍闻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

形式:

人言盩厔似江湖,莫对丞哉叹负余。别后耳根无正始,向来纸尾得黄初。 可怜鬼谷纵横口,今读神溪缥白书。臣朔许长钱许少,何当天子念公车。

复制 唐庚 《闻勾景山补盩厔丞仍闻学道有得以诗调之发万里一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