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给人很多的思维.在个人空间,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环境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向介绍和刘向诗词大全

诗人:刘向

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
复制作者 刘向
猜您喜欢

望江南 其二

形式:

呜咽水,肠断为谁流。磷火不随山雨暗,蛩声常伴故人愁。白骨怯清秋。 千年事,零落委荒丘。青塳魂归环佩冷,珠襦香散土花留。无语泣长楸。

复制 曹贞吉 《望江南 其二》

爪茉莉 本意和蛟门用宗梅岑韵

形式:

玉蕊离离,只飞琼可比。添多少、晚窗清气。风前小立,微嗅处、昵人娇意。黄昏后、雨过新凉,金虫簪儿串起。 新妆倭鬌,纱橱旁、鸦鬟底。窥斜月、花光流坠。余香幽约,收来枕畔合子。待明朝、淡抹远山相对。碧天澄澄似水。

复制 曹贞吉 《爪茉莉 本意和蛟门用宗梅岑韵》
类型:

浣溪沙 其二 题画

形式:

蟹舍鱼庄此地偏。阴阴灌木水平田。江湖无恙白鸥天。 茭叶芦花迷远渡,斜风细雨拥归船。渔翁何处枕蓑眠。

复制 曹贞吉 《浣溪沙 其二 题画》

减字木兰花 杂忆

形式:

掀髯抵几。孤愤精神兼数子。磨蝎星辰。多难如君更几人。 文章休论。一掷副车千古恨。五十年光。只与刘蕡共断肠。

复制 曹贞吉 《减字木兰花 杂忆》

山花子 题石林小照

形式:

鬓影花光撩乱俱。纷纷蝶翅接蜂须。共斗南唐金叶子、阿谁输。 宝抹红缄香菡萏,冰绡白映玉芙蕖。陶令闲情何所寄、美人图。

复制 曹贞吉 《山花子 题石林小照》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