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不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酒十狂沉醉。
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不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酒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葬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不映衬着葬不。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不如烟,高高的百不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酒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不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黄四娘家绽放的鲜不遮蔽了小路,万千不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
留恋那芬芳不间时时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欢声啼鸣的黄莺。

并不是说爱不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不尽时迁老境逼来。
不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不溪。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行步:脚步。欹(qī):歪斜。实:一作“独”。
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料理:安排、帮助。葬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可怜:可爱。
盏:一作“锁”。
佳人:指官妓。秀筵:丰盛的筵席。
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懒困:疲倦困怠。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爱:一作“映”,一作“与”。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爱:一作“看”。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纷纷:多而杂乱。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江上的花是纷繁的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第一首头一句说“江上被花恼不彻”,而这首第二句则说“行步欹危实怕春”。王嗣奭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辟。花之醉人如此,接着写驱使诗酒,“未须料理白头人”。这是写花之魅力,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多事”又是从前面花恼人而生发来的,其奇妙处也是前后辉映。

  末二句抒情,把春光拟人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似乎有所妙悟,也似有所解脱,但其深情,仍该是爱花。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组诗又宕开一层,写洗花溪边的繁花缤纷,这是村居所见之花;作者这时又想象成都少城之花,“百花高楼更可怜”。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

  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这样把城中之花再来陪衬江上、江滨村中人家之花,有远望近观之异,而乐事则相同。末二句以发问作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实叹招饮无人,徒留想象,余韵无穷。

  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

  “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的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其五】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 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行步:脚步。 欹(qī):歪斜。 实:一作「独」。 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料理:安排、帮助。 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 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少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可怜:可爱。 盏:一作「锁」。 佳人:指官妓。 绣筵:丰盛的筵席。 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懒困:疲倦困怠。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爱:一作「映」,一作「与」。 黄四娘:杜少陵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小路。 留连:即留恋,捨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爱:一作「看」。 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纷纷:多而杂乱。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少陵的组诗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後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少陵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其一】 明·李沂《唐诗援》:漫兴寻花,颠狂潦倒,大有别致奇趣,想见此老胸中天地。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云:妙(首句下)。锺云:味此七字,方知「恼不彻」三字之妙,作诗文亦有此景(「无处告诉」句下)。 明·王嗣奭《杜臆》:第一首「花恼」,其二「怕春」,皆反语;而「行步欹危」亦根「颠狂」来,「颠狂」根「恼」与「怕」来。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走觅南邻爱酒伴」二句,冯云:「南邻」已出,洗题中「独」字。「独空床」三字,见其醉卧时多,顶出「爱酒」,妙绝。 清·杨伦《杜诗镜铨》:首二句绾下六章。止一酒伴,又寻不着,明所以独步寻花之故。蒋云:着一「恼」字,寻花痴景,不描自出(「江上被花」二句下)。 【其二】 宋·吴可《藏海诗话》:老杜诗云:「行步欹危实怕春。」「怕春」之语,乃是无合中有合。谓「春」字上不应用「怕」字,今却用之,故为奇耳。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云:「裹」(按「畏」一作「里」)字下得奇(首句下)。锺云:「恼不彻」,莫作「恼」字看;「实怕春」,莫作「怕」字看,皆喜极无奈何之辞,各下二句,正是消遣发付此两字妙处。 明·王嗣奭《杜臆》:诗酒而曰「驱使」,白头人而曰「料理」,俱是奇语。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上二,言花满而「畏江滨」。非「畏江滨」,实以老而「怕春」也。春即从「花蕊」见出,语势曲甚。 清·杨伦《杜诗镜铨》:惨语不免逗出(「行步欹危」句下)。旋自镢张得妙(「诗酒尚堪」二句下)。 【其三】 明·王嗣奭《杜臆》:红花、白花,人所不屑道,而添上「多事」,便奇。 【其四】 明·王嗣奭《杜臆》:变烟花为「花满烟」,化腐为新。 【其五】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予在成都,偶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盖谓僧所葬之塔。于是乃悟杜诗「黄师塔前江水东」之句。 明·陆时雍《诗镜总记》: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余以为深浅俱佳,惟是天然者可爱。 明·陆时雍《唐诗镜》:老性风骚自别。 明·王嗣奭《杜臆》:「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吴论:此至黄师塔前而作。春时懒倦,故倚风少憩。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朱注:叠用「爱」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两「爱」字有致。 清·杨伦《杜诗镜铨》:并传出春光之神,绮语令人欲死(「春光懒困」二句下)。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七绝)龙标、供奉擅场一时,美则美矣,微嫌有窠臼……往往至第三句意欲取新,作一势唱起,末或顺流泻下,或回波倒卷。初诵时殊觉醒目,三遍後便同嚼蜡。浣花深悉此弊,一扫而新之;既不以句胜,并不以意胜,直以风韵动人,洋洋乎愈歌愈妙。如《寻花》也,有曰:「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又曰:「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方悟少陵七绝实从《三百篇》来,高驾王、李诸公多矣。 【其六】 宋·苏轼《东坡题跋》: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 明·王嗣奭《杜臆》:其六之妙,在「留连」、「自在」,春光骀荡,又觉恼人。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师塔、黄家、殁存里异,但看春光易度、同归零落耳。故复有花尽老催之感。此三章联络意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黄四娘」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四更胜三。 清·杨伦《杜诗镜铨》:骀荡称情。 清·宋宗元《唐诗笺注》:「时时舞」,故曰「留连」,「恰恰啼」,故曰「自在」。二语以莺蝶起兴,见黄四娘家花朵之宜人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并不佳,而音节夷宕可爱。东坡「陌下花开蝴蝶飞」,即此派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二诗在江畔行吟,不问花之有主、无主,逢花便看。黄师塔畔,评量深浅之红,黄四娘家,遍赏万千之朵。少陵诗雄视有唐,本不以绝句擅名,而绝句不事藻饰,有幅中独步之概。 【其七】 明·锺惺、谭元春《唐诗归》:锺惺:此二语即是恼花怕春意(「不是爱花」二句下)。锺云:此首又生转一意。 明·王嗣奭《杜臆》:有馀味,不至落寞。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远注:末章总结,乃惜花之词。……繁枝易落,过时者将谢;嫩蕊细开,方来者有待:亦寓悲老惜少之意。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向来无数恼花,得此起二语道破。 清·杨伦《杜诗镜铨》:明明供出,又不肯承认,妙(「不是爱花」二句下)。 【总评】 宋·何汶《竹庄诗话》:《禁脔》云:古诗有醇酽之气,《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云云。 明·王嗣奭《杜臆》:此亦《竹枝》变调,而「颠狂」二字,乃七首之纲。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远注:每首寻花,章法各能变化。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老杜七言绝句,在盛唐中独创一格,论者多所訾议,云非正派,当由其才力横绝,偶为短韵。不免有蟠屈之象,正如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则不如狸狌,不足为甫病也。然其间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不特《花卿》、《龟年》数首久推绝唱;即此诸作,何尝不风调佳致乎?读者故当别具只眼,不为耳食。 清·杨伦《杜诗镜铨》:王阮亭曰:读《七绝》,此老是何等风致!刘须溪曰:每诵数过,可歌可舞,能使老人复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梅城杂咏 其四

形式:

黄发儿童着地眠,茸茸青草暖生烟。 醒来不见阳陂犊,寻到落花流水边。

复制 余庠 《梅城杂咏 其四》

游冶山

形式:

闻说百峰山最奇,到来秋色更离披。 地当吴楚东南会,寺有齐梁禅代时。 云气欲迷丹凤阙,雨珠先洒白龙池。 翠华驻跸知何处,拟问山僧骑已驰。

复制 何栋如 《游冶山》

午日秦淮杂咏

形式:

深潭日落停舟满,高柳桥回夹岸齐。 灯影不分波上下,人声莫辨水东西。

复制 何栋如 《午日秦淮杂咏》

与杨用修峨眉联句

形式:

峨眉跨金维,壮哉谁所凿。 元气启洪蒙,轮尻挺磅礡。 巃嵷峡丁开,巑岏华灵拓。 鳌戴松西移,娲炼石东烁。 翚飞夸娥轩,金覆巨灵椁。 坤舆奠地轴,乾文通井络。 中原五岳遗,殊域四夷扩。 俯瞰小九州,高瞻迸六幕。 密惟少昊都,别是蓐收橐。 咽喉扼冉䮾,藩屏奠邛笮。 屹然拱极尊,蠢尔截戎玃。 竖亥步罕经,文命橇何略。 尚憾夏纪疏,谁云张志博。 管书漏茅脊,周典缺柴杓。 图牒陈讵详,粉绘笔难著。 上界信谲佹,异产纷纠错。 白榆倚杵低,扶桑挂弓彍。 暝惨双黛颦,晴熙修蛾□。 螾蛭眇岣嵝,衣带小锦洛。 出坪台晒经,溯州睇度索。 咄哉岭称鷟,蕞尔谷名骆。 六曲叠云屏,五里开雾□。 高见饮津牛,虚载成梁鹊。 银海烛雪山,瑶穹际云壑。 郁仪回曜軨,结璘停朗轹。 倒景昱两峰,先籍灿双岳。 肺腑爱掩重,眸睫空鄞鄂。 芒背遭且回,疏步前仍却。 壳跔粘壁蜗,尺进求伸蠖。 砧步得平踊,顶心涩连蹻。 崟梯疲升猱,曲岪踬胡□。 蚁旋缘层盘,鱼贯度崔阁。 反转愁箐迷,虚扪恐萝弱。 胝茧极跻攀,衔枚禁喧噱。 人籁阿香应,帝阍黔赢噩。 马?畏崇蹑,鹅顶戒回□。 巆口掩莎栅,埼齿穿棕屩。 御炫謵朋矑,射剽壶丘矐。 挟纩絮寒棱,含辛避岚虐。 求声嘤以鸣,陟嵬兕姑酌。 汗颜触冥茫,踦趾起踧踖。 匍匐困几仆,喘噫吃欲噍。 重阻势则然,绝怪理难度。 佛岩架仙桥,天门启神钥。 羲和迟敦牂,祝融失炎熇。 螮蝀处飘巅,晶象拂奔约。 电笑玉女壶,星临井公簙。 羽流閟碉房,方士寻圭药。 取杖斸青冥,循橦入寥廓。 暗复缀?花,明璎贯蒲藿。 蠹柯苏未经,濆泉绠将涸。 桐孙伯牙琴,筱翁伶伦籥。 樛木宛虹盘,裂□耽虎攫。 良材多沟断,文羽寡矰缴。 燕龛封菉葹,蛟楣结荪药。 高盖避樾张,飞轩引绥踚。 美芹脆璚筒,圣泉浥玉勺。 ?黝森毛发,漱碧涤膈膜。 翡翠波葳蕤,璠玙挺标格。 赪□蝾螈丝,□□蝙蝠落。 古槎鳞甲皴,绥藤徽缠缚。 乱发鬖委苔,陈茵陨深箨。 蓇蓉坂陆离,蘼芜阿布濩。 被荔有魅魌,玩翅无媌妁。 林于委青蛇,帑咮渺朱雀。 葱茜千纷敷,肸蚃万挥霍。 飕飗应谾谺,沆瀣呼溟漠。 越驰交莽苹,采掇饶蒟蒻。 仙犬声吠狺,乖龙饵糟粕。 握兰佩香纫,茹芝甘蕊嚼。 蓏果疑鸿衔,橘柚恣猿掠。 勾度回追寻,葛由拟商彟。 图经秘餐霞,离骚嗤营魄。 净域少尘埃,福田非钱镈。 宝幢坠天花,圣灯摇露萚。 葺绒袈裟留,茗荈普贤瀹。 辟支坐跏趺,那吒像趠□。 雌蜺彩曜荧,圆晕金光焯。 兜绵影玲珑,银色界煜爚。 簴齿齧凫钟,檐牙啄□铎。 秉芦折琅玕,翔光礧珠珞。 方衲杂毡罽,酸韬交湩酪。 黄馘皆寿康,赤髭鲜痁瘼。 泠泠演呗弹,所所惊樵斫。 驯麇依腊禅,哓蛙奏天乐。 噣石蹲霜雕,巢枝回皓鹤。 孕雾元豹潜,吐雹蜥蜴跃。 □叫木客惊,夔踞貙□嗃。 孙龙授仙方,楚凤轻人爵。 镠鼎形尚存,遗台望犹恪。 冲襟皋壤怡,天游勃溪?。 齐州指点烟,今古益丘貉。 请垂达人观,勿贻俗士怍。 胜贤偕夙心,嘉携果前诺。 歌叩隐商皓,赋就登台绰。 骖鸾怀韩曾,整骊忆式昨。 济胜邀许询,远策追沈约。 武陵须陶记,临海仰谢作。 移文勒钟英,摛藻焕金雘。 奇观匪危谈,险句谢绳削。 缘情诚荒芜,聊用存矩矱。

复制 余承勋 《与杨用修峨眉联句》

桫椤坪

形式:

采药峨眉大士家,鸟呼佛见共惊讶。 灵光孕石千年雪,宝树敲云五色花。 涛涌岚光开法界,日浮象影踏恒沙。 由来胜地多奇迹,乐奏天池两部蛙。

复制 余承勋 《桫椤坪》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