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卫风 · 芄兰

: 无名氏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注释

芄(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支:借作“枝”。 觿(xī):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能:乃,于是。一说“宁”“岂”。知:智,一说“接”。 容、遂:舒缓悠闲之貌。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甲(xiá):借作“狎”,戏,亲昵。一说长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卫风·芄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的理解有很大分歧,有人认为是讽刺卫惠公,有人认为是赞美卫惠公,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恋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开篇即景起兴,不仅在于引起对“童子”佩饰的描写,还用“芄兰”的外露而不含蓄,隐寓童子的不成熟。诗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童子”外表的庄重掩饰不住内心的幼稚,其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二章)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清代牛运震《诗志》:“‘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讽刺之旨已自点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仪咏叹一番,而讽意更自深长。诗情妙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形式:

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 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 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 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 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 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 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 儒生本酸寒,独处罹百凶。 不谒魏元君,粗免恶少攻。

复制 谢逸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金溪董秀彦

形式:

太白列仙人,名缀云房籍。 天上官长严,宁为世间客。 醉揖巢父辈,相从竹溪逸。 朝衫不上船,拜舞堕巾帻。 气吞高力士,傲睨天地窄。 董侯慕斯人,作堂榜其壁。 流俗嗜声利,如舐刀上蜜。 慎勿徇流俗,与侯并为七。

复制 谢逸 《金溪董秀彦》

和洪老赠寂大师

形式:

道人居笑庵,游戏大海寂。 钩深无近用,镜古有精识。 运筹不减良,任侠颇如剧。 未传东土衣,不通左阶籍。 归自丹霞山,闭门不浪出。 室中拂未秉,户外屦已积。 非关一念致,要是三昧力。 叠衾洗钵外,何以度永日。 孤坐老此生,恐为世情测。 谈笑作佛事,岂不胜占毕。 垂手试入廛,贪夫愿投璧。 大木倒百围,山灵不敢惜。 壮观佛宇丽,鬼工莫俦匹。 众生嗜欲利,如儿舐刀蜜。 睹此大庄严,一瞬万缘失。 何时却闭门,养此幻化质。 老大百不知,面带黄瓜色。

复制 谢逸 《和洪老赠寂大师》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 其一

形式:

干禄心无竞,谋生计已疏。 老催吾学圃,贫减汝观书。 细雨同移果,清霜共挽蔬。 何时江海去,蓑笠伴舂锄。

复制 谢逸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 其一》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形式:

屏居不到日边久,安得黄封印赤泥。 折遍溪堂红菡萏,酿成湘酎碧玻璃。 洞庭春色名应减,道院丹泉价益低。 聊挹小樽供寿母,烦君自注玉东西。

复制 谢逸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