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壮岁从戎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点着了烽火。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注释
谢池春:词牌名,又名“风中柳”、“玉莲花”等。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狼烟:烽火。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上片写词人过往的志旅生涯及感叹。“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生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这几句是词人对南郑生活的回忆。他那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胸中怀抱着收复西北的凌云壮志,一身戎装,手持剑戈,乘马于胯下,随志止宿,气吞残虏。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

  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虚,被迫隐居家乡。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秦关”,即北国失地。那淼淼的烟波仍不能消除词人对秦关的向往,因壮怀激烈,他至老仍旧不忘收复失地,不甘断送壮志,故闲散的隐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虚度。

  这首词上片怀旧,慷慨悲壮;下片写今,沉痛深婉。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爱国之情在陆游这篇作品里频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而当词人晚年赋闲乡里,鬓白体衰之后回忆往事,更加悲恸万分,却又因无力回天,只落得无奈叹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诗人: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登潼关怀远楼

形式:

山挟洪河走,关临隘地开。 八州高仰屋,三辅迥当台。 戍晚栖乌乱,城秋班马哀。 茫茫王霸业,抚剑独徘徊。

复制 屈大均 《登潼关怀远楼》

述婚

形式:

岂意飘萍客,天涯得好仇。 佳期牛女夕,独立凤凰楼。 玉帛迎秦塞,笙歌入代州。 威仪应敬尔,拜手荷天休。

复制 屈大均 《述婚》

浮图峪

形式:

石路飞狐入,天梯束马过。 峰头千仞堞,峪口两重河。 榆柳新秋少,牛羊落日多。 往时高杀气,诸将此横戈。

复制 屈大均 《浮图峪》

答王阮亭

形式:

朝攀枫树吟,暮拂洞庭琴。 楚客元多怨,淮王最赏音。 先臣有芳草,移植罗浮阴。 采撷沾行露,凭将答所钦。

复制 屈大均 《答王阮亭》

唐晋王祠墓

形式:

发愤收京阙,当时节度无。 奸雄纷割据,父子一征诛。 辇路迷秋草,陵门怨夜乌。 三垂冈上泪,老去惜雄图。

复制 屈大均 《唐晋王祠墓》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