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起云涌,局势变化莫测,军阀再次开战。他们洒向民众的尽是无边的怨恨,他们的黄粱美梦仅是昙花一现。
红军越过汀江,直逼龙岩与上杭。收取了祖国山河之一角作为根据地,农民欢欣鼓舞分田分地忙。

注释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1929年4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风云:风起云飞,形态多变,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这里指时局。
军阀重开战:军阀指国民党新军阀。在北洋政府时代,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蒋介石国民党建都南京,曾取得暂时的妥协,至此战端又启,所以说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洒字由风云化出。怨,是说陷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对军阀的怨恨。
一枕黄粱: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讲一个叫卢生的,在旅店向一个道士叹述穷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说枕在上面就能使他“荣适如志”。卢生在梦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转了一圈人生,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人也仍然在蒸黄粱(小米饭)。
红旗:借代词,指打红旗的人,即红军。
汀江:也叫汀水,又名鄞江。发源于福建西部长汀县东北境杉岭山脉的大悲山,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是福建境内第三大河,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注入韩江。
龙岩: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
上杭:县名,在龙岩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根据地之一。
金瓯:指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分田分地:实行土地改革,建设根据地,这一些活动也包括在“收拾”的含义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1962年5月,《人民文学》发表这首词时仅有词牌《清平乐》,亦无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这首词已增补了词题“蒋桂战争”,标明写作时间是“1929年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首句“风云突变”,起笔突兀凌厉。不仅渲染了形势的突然变化,征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而且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指出当时蒋桂之战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混乱局面。

  接着诗人以强烈的抒情色彩浓墨一点:“洒向人间都了怨”这一句写得非常有力,坚定,“洒向”这个动词用得完美无缺,而收尾一个“怨”字搭配浑然天成,意象突出;接着又一个大对比,坏人只能了一枕黄梁美梦,这在诗之技巧上也可以说了转换切入都准确、快捷,从人民之恨陡地转到了坏人必败,两个鲜明画面并立,空间广阔但又一目了然。

  下阕开头两句红军进入闽西的描写,一变上阕沉重、激愤的笔调,充满欢乐和喜悦的气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雄伟壮丽、气氛热烈的图画。

  用红跃借代红军,突出描绘了鲜艳的红跃在队伍前头开路的情景,写出了高举红跃进军的神速和红军战士龙腾虎跃、冲锋陷阵的战斗英姿。最后两个描绘了红军在新开辟的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动人景象。

  “红跃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红跃”指红军。用“跃过”、“直下”两个动词极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红军迅速、快捷地越过汀江,快速地开辟了龙岩、上杭等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情景,反映了人民革命战争所向披靡的现实。红军到达这里,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收收金瓯一片”中的“金瓯”,毛泽东在这里沿用典故,不过,这个金瓯已经破碎,因为军阀割据使中国四分五裂,故作者把自己用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思想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比作收收金瓯一片。“收收”一词,看似口语,却有来历。收收,收捡、收复、整顿之意。岳飞《满江红》中有句:“待从头收收旧山河”。

  “分田分地真忙”又了毛泽东作为诗人一贯的大气坦然,无拘无束,而且写出祖国的真欢喜,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真欢喜,尤其了“分田分地真忙”极富有动抒和画面抒,亲切、快乐,对祖国乡村朴实浑厚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貌似平淡,却极为精当。恰如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中所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全词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交相混融,既有写实之动,又有抒发之妙。显示了一代领袖目睹人民富足而自己也抒到无比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贫苦农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历史变革,蕴涵了十分深刻的历史内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复制作者 毛泽东
猜您喜欢

京口送别王四谊

形式:

江上枫林秋,江中秋水流。 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鱼浦,倾荷枕驿楼。 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复制 储光羲 《京口送别王四谊》

同房宪部应旋

形式: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复制 储光羲 《同房宪部应旋》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形式: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 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

复制 储光羲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类型: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形式:

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 舆人是非怪,西子言有咎。 诬善不足悲,失听一何丑。 大来敢遐望,小往且虚受。 中夜囹圄深,初秋缧绁久。 疏萤出暗草,朔风鸣衰柳。 河汉低在户,蟏蛸垂向牖。 雁声远天末,凉气生霁后。 负户愁读书,剑光忿冲斗。 哀哀害神理,恻恻伤慈母。 妻子垂涕泣,家僮日奔走。 书词苦人吏,馈食劳交友。 寒服犹未成,繁霜渐将厚。 吉凶问詹尹,倚伏信北叟。 鬼哭知己冤,鸟言诚所诱。 诸公深惠爱,朝夕相左右。 束湿虽欲操,钩金庶无负。 伤罗念摇翮,踠足思骧首。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 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复制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形式: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箘簬。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 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 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 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 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 达人无不可,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缤纷大鹏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 三辰明昭代,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 丰泽耀纯仁,八方晏黔庶。 沈沈阊阖起,殷殷蓬莱曙。 旌戟俨成行,鸡人传发煦。 翔翼一如鹗,百辟莫不惧。 清庙奉烝尝,灵山扈銮辂。 天街时蹴鞠,直指宴梐枑。 四月纯阳初,雷雨始奋豫。 逆星孛皇极,鈇锧静天步。 酆镐舒曜灵,干戈藏武库。 析㯕增广运,直道有好恶。 回迹清宪台,传骑东南去。 列城异畴昔,近饯寡徒御。 缠绵西关道,婉娈新丰树。 伊洛不敢息,淮河任沿溯。 乡亭茱萸津,先后非疏附。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 惆怅长岑长,寂寞梁王傅。 纷吾家延州,结友在童孺。 岑阳沐天德,邦邑持民务。 踯躅望朝阴,如何复沦误。 牙旷三千里,击辕非所慕。 秋涛联沧溟,舟楫凑北固。 江汜日绵眇,朝夕空寐寤。 中洞松栝新,东皋阡陌故。 馀辉方焜耀,可以欢邑聚。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登陟芙蓉楼,为我时一赋。

复制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