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 其九十六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译文及注释


注释

谁分:谁料。 归棹(zhào):归舟。棹,船桨。 哀乐:暗用谢安语。《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作者当年四十八岁,适当中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己亥杂诗》写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龚自珍辞官返乡之时,由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凡三百一十五首,全属七言绝句(其中部分不依近体格律的古绝),堪称中国诗史上最大规模的组诗,又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龚自珍的诗体自传。可以说,在这一组诗中,定庵向时人、后人集中展示了自己複杂而又饶具魅力的内心世界。研究龚自珍其人、其文学成就,《己亥杂诗》应是重中之重。 此篇是《己亥杂诗》第九十六首。此处是“剑”、“箫”意象在定庵诗中的最后一次出现,亦是他对平生深有所感的“剑箫”心事即“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总结。“剑”和“箫”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构建成了定庵心灵世界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他也多次在反思“剑”与“箫”的命运。但这一次不同,诗人斩钉截铁地用到了一个“消”字,所谓“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己亥杂诗·一四二》),他真正意识到剑气箫心的“消解”的结局了。诗以“苍凉归棹”、“中年哀乐”作结,戛然而止,而一种心潮跌宕的复杂况味纡徐不尽,耐人幽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龚自珍介绍和龚自珍诗词大全

诗人: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
复制作者 龚自珍
猜您喜欢

送从兄宗义戍龙里

形式:

万水千山行路难,落花啼鸟静中看。 长途有客频回首,故国无人独倚阑。 荒戍城边骐骥老,夕阳江上鹡鸰寒。 白云南去蛮乡近,笑倚吴钩天地宽。

复制 郭谏臣 《送从兄宗义戍龙里》

鄱湖舟中玩月

形式:

千里鄱湖一棹过,冰轮倒影涌金波。 客中对景生佳况,醉后临流发浩歌。 坐爱清辉浮玉宇,遥看素练引银河。 广寒夜静无人到,辜负婵娟柰尔何。

复制 郭谏臣 《鄱湖舟中玩月》

雨后自都门赴昌平途中览胜漫赋

形式:

秋郊晨出雨初晴,马首燕山入汉清。 紫塞北临千里碛,玉河南绕九重城。 汉家陵寝风云护,昭代山河日月明。 晚向昌平一回首,腾腾王气拥神京。

复制 郭谏臣 《雨后自都门赴昌平途中览胜漫赋》

自江都晚抵仪真

形式:

孤槎薄暮向江城,千里江流一镜平。 沙岸树摇寒月影,篷窗风送夜涛声。 坐翻芸叶移时久,闲剪灯花达曙明。 三载离乡今渐迩,漫劳终日讣归程。

复制 郭谏臣 《自江都晚抵仪真》
类型:

渡漳河有感

形式:

轻浮一苇渡漳河,时听舟人起棹歌。 山自太行西望远,路从全赵北来多。 春深诸冢埋青草,岁久三台浸碧波。 日暮停车倍惆怅,英雄千载类消磨。

复制 郭谏臣 《渡漳河有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