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 · 虞师晋师灭夏阳

“虞师、晋师灭夏阳。”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 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虞国为什么要为主灭夏阳呢?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荀息说:“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服事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让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拚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这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注释

虞:周文王时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 晋:西周始封姬姓国,晋献公时都于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师:可泛指军队,也可专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荀子·礼论》:“师旅有制。”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下面传文说“虞无师”,就是专指二千五百人的军队编制。 夏阳: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约三十五里。《左传》作下阳,因另有上阳,以作下阳为是。夏、下同音通假。 虢:周初始封姬姓国,有东、西、北虢之分,东虢、西虢已先亡于郑、秦。晋献公所伐为北虢,占地当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举:攻克,占领。 晋献公(?——前651):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在此期间伐灭了周围一些小国,为其子晋文公称霸打下了基础。据《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伐虢的借口是虢国在晋国内乱中支持了他先君的政敌。 荀息(?——前651):晋献公最亲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称荀叔。献公病危时以荀息为相托以国政,献公死后在宫廷政变中为里克所杀。 屈:即北屈,晋地名,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 乘(shèng):古以一车四马称为一乘。这里专指马。 垂棘:晋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县北。 府:古时国家收藏财物、文书的地方。 宫之奇:虞大夫,刘向《说苑·尊贤》说:“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死不寐。” 曹:西周始封姬姓国,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 马齿:马每岁增生一齿。 加长(zhǎng):增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选自《穀梁传》,用简练的语言述评了晋国灭亡虞国、虢国的历史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鲁僖公二年(前658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晋献公听从荀息之计,以重礼贿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国,虞大夫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破、一箭双雕的用意,劝谏虞君不要上当。虞君不但不听,而且自告奋勇愿出兵开路打头阵,帮助晋国攻下了虢邑夏阳。这以后的事,《穀梁传》所述与《左传》有点不同。《穀梁传》以为晋国当年就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又灭虞。《左传》则以为晋拿下下阳(即夏阳)以后仅作为据点,未即灭虢。三年以后,晋师再次假道虞国,挥军南下,灭了虢国,还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虞君终于做了俘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穀梁子

穀梁子,姓穀梁,其名众说纷纭,一说名赤(颜师古曰穀梁子名喜,阮孝绪言名为淑或俶,王充称名为真)。战国鲁国人,相传为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由子夏口授《春秋》,其後传学予门人,推演而成《春秋穀梁传》,与《春......
复制作者 穀梁子
猜您喜欢

次韵郑夹漈题林时隐霆芹斋诗

形式:

邓侯牵挽政难留,六十年来亦倦游。 至竟眼高无俗韵,不因人唤始回头。 江湖白鸟缘应熟,尘土乌靴心少休。 可笑山翁痴未已,欲成吏隐更何由。

复制 方翥 《次韵郑夹漈题林时隐霆芹斋诗》

除夜寄谦之

形式:

去年雪暗江南路,日暮踟蹰无宿处。 今年坐见故园春,梅花已过桃花新。 东皋薄田才数亩,依方旋造逡巡酒。 嗣宗痛饮是吾师,万事否臧勿挂口。 循环三百真超忽,谁向空蒙问巢窟。 愚痴聪慧一冥冥,不如且进杯中物。

复制 方翥 《除夜寄谦之》

再过几先侄斋中

形式:

树连平野阔,深夜易高风。 星月迷蒙外,乾坤鼓荡中。 山窗寒未白,宿炭晓能红。 抱被论诗句,长长与子同。

复制 方翥 《再过几先侄斋中》
类型:

读易贞

形式:

牛背稳如千斛舟,斜烟细雨任遨游。 春风草绿江南岸,只见轻寒不见牛。

复制 方翥 《读易贞》

离武林

形式:

大江东接海漫漫,海气江风吹雨寒。 才出国门三十里,便成回首望长安。

复制 方翥 《离武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