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唯有以彻夜不眠、辗转反侧的思念,报答你生前为我奔波劳累的苦心。

注释
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窅冥:深暗的样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三首,本文是其第三首。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稹介绍和元稹诗词大全

诗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复制作者 元稹
猜您喜欢

次邓西野韵

形式:

荆州霜橘满,韦曲故交稀。 且共妻孥乐,同过耆老时。 新编临雪袂,旧帙拂霞披。 拜舞尧天下,高歌击壤诗。

复制 区越 《次邓西野韵》

九日薄暮至镇江闻二守梁宗烈以入贺行大负心约惘然者久之诗以寄候聊致惓惓

形式:

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 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 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 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

复制 区越 《九日薄暮至镇江闻二守梁宗烈以入贺行大负心约惘然者久之诗以寄候聊致惓惓》

十月十日值风回住东光有怀括苍叶槎庵夷陵王方山二年兄先是二君与予方舟而行舟轻夺流先去今闻在沧洲上下度至张家湾则涣而复合矣诗以识意

形式:

狂飕忽卷浪如山,才过东光又逆还。 用力不知舟载重,计程惟觉路行难。 越槎轻泛天河近,郢曲遥闻下里悭。 何日南风吹五两,凤城邀共谒龙颜。

复制 区越 《十月十日值风回住东光有怀括苍叶槎庵夷陵王方山二年兄先是二君与予方舟而行舟轻夺流先去今闻在沧洲上下度至张家湾则涣而复合矣诗以识意》

贻月梧何子

形式:

中台月色静娟娟,君理丝桐自不眠。 一夜山光回澹薄,半空鸾影下蹁跹。 路经密邑盱蒲坂,道出雍门扣葛天。 老梦却寻山水去,觉来琴上已无弦。

复制 区越 《贻月梧何子》

和退斋先生顺德较士喜晴

形式:

冰壶皎皎湛元精,万类浑浑一镜明。 陆氏当年排具眼,昌黎何处表元英。 空蒙有日回天意,肤寸无云点太清。 久雨忽晴非偶尔,乾坤从此妙施生。

复制 区越 《和退斋先生顺德较士喜晴》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