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 弥勒菩萨

: 释迦牟尼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
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用最尊贵的礼仪,以顶礼礼敬佛足,然后起立右转,绕佛三圈,又长跪在佛前双手合掌,对佛禀告道:“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示秘密法藏,令所有大众深刻领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予末世一切众生无所怖畏的道眼,对大涅槃生起坚决的信心,不再随轮转境界生起轮转的循环见。世尊,如果诸位菩萨以及末世众生,想进入如来圆觉境界,要如何断除轮回根本?轮回有几种?修佛觉悟有几等差别?觉悟后重回世间,应当设施几种教导方法以方便度脱众生?只希望您不舍弃救世的大慈大悲,令学佛的人、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眼清净,认识到心似明镜,圆满地觉悟佛最无上的知见。” 弥勒菩萨说完后,再次五体投地向佛祖致礼,循环往复,这样连续请求三次。 那时,世尊对弥勒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位菩萨以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微妙的教义,使菩萨慧目更加清净,使所有的末世众生永远断除轮回之苦,心悟真如实相,具有了知诸法无生灭的智慧。现在你就仔细地听,我为你解说。”当时,弥勒菩萨以能接受佛的教导而心生欢喜,和其他参加法会的大众安静地听佛说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因为有种种恩爱贪欲,所以有生死轮回。世界的一切种性的众生,不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都是因为淫欲而有性命。应当知道生死轮回是以贪爱为其根本。由于有诸种欲求,更助长生发贪爱之性,由此就能令生死相续。贪欲因爱念而生,生命因淫欲而有,众生贪爱生命,还是以欲求为根本。贪爱欲求为因,贪爱生命为果。 “由于贪欲境界而生起违境和顺境。外境违背贪爱之心就会生起憎恶嫉妒,进而造作种种恶业,所以就会投生到地狱、恶鬼道。知道贪欲应当厌恶,厌恶淫欲与贪爱的业道,于是就舍弃恶业、乐于行善,便会投生在天上、人间。进而当众生知道贪爱是可厌恶时,弃舍爱乐境界,但仍滋爱自身,于得到有为的增上善果。因未能逃离生死轮回,所以不能成就圣道。因此众生如要逃脱生死,免于轮回,应当先断除贪欲和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在世间,并不是以贪爱为根本,只是以慈悲心令众生舍离贪爱,假借贪欲的行为因果而进入生死轮回。如果末世一切众生能够舍除各种贪欲和憎爱,永远断除轮回,勤求佛的圆觉境界,在清净心中就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都是由于贪欲而产生无明,显出五性的差别不等,并依两种障而显现深浅差别。什么是二障?一是理障,妨碍正知见;二是事障,使生死持续轮转。 “什么是五性?善男子,如果未能断灭这二障,只能名为未成佛。如果众生能永远舍离贪欲,先断除事障,但未能断除理障,只能悟入声闻、缘觉二乘,不能证入菩萨境界。 “善男子,如果末世一切众生想进入如来圆觉境界,应当先发起誓愿,勤加断除二障,将二障调伏,就能悟入菩萨境界。如果事障、理障已永远断灭,就能进入如来微妙圆觉境界,得到觉悟智慧和涅槃境界。 “善男子,一切众生都能证入圆觉境界,如遇到善知识,依据其所修的法门而修行,便会有顿、渐之分。如果能遇到如来教以无上觉悟智慧的修行方法,不分根器大小,都能成就佛果。如果众生虽然努力寻求善友,但却遇见持邪见的人而未能得到正确的觉悟,这就叫作外道种性。这是邪师的过错谬误,不是众生的过失。以上就是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只是以大慈大悲的方便法门,示现在世间,开示未悟的众生,乃至于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众生做相同的事,感化并使他们成佛,这都是本于菩萨所发的清净愿力。如果末世一切众生对于圆觉境界生起增长上进的心念,应当发菩萨一样的清净大愿。应立下这样的誓言:愿我从今以后常住佛的圆觉修行法门,寻求善知识,不要遇到外道以及声闻、缘觉二乘。依此愿力修行,逐渐断除种种障碍,障碍全部断除,誓愿圆满完成,便能获得清净解脱,证得圆觉的庄严境界。” 当时,世尊为了重新阐述这个真义,于是说偈语: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 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注释

道眼:能见正道的眼。 大寂灭海:即指圆觉。大,广遍。寂灭,没有形迹。海, 指不可测度之意。 实相:又称“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 所有相都是虚妄,惟有它不变不坏,故称“实相”。 无生忍:“无生法忍”的简称。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种性:各种的根性。 湿生: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 化生:无所依托,只凭业力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 违顺:违境和顺境。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 爱渴:凡夫爱着五欲(色、声、香、味、触),就像人渴时愛水一样。 五性:即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具体是: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性、无种性。 理障:即邪见能碍正知见。 事障:即贪、嗔、痴等,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 发愿:立下誓愿。 善知识: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顿渐:顿教和渐教。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教是逐渐成功的教法。 外道:在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也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大悲:伟大的悲心。 愿力:誓愿的力量。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佛教大乘之经典。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本章节为弥勒菩萨所请教的问题,以及佛陀的回答。重在辨明爱欲为轮回的根本,因贪欲而显五性差别。众生如能明了佛法真理,断除理障;明了因缘和合之法,不生执着贪欲,断除事障,就能证入圆觉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释迦牟尼
猜您喜欢

留方坑

形式:

兹行滞积雨,连日留方坑。 棕榈每多茂,鹧鸪时自鸣。 山深气犹冷,云暝岚不晴。 年饥艰米食,尊空少醪倾。 严刑禁侵渔,何由慰民情。 应惭居抚字,报政当称平。

复制 唐文凤 《留方坑》
类型:

重修安湖书院

形式:

崇冈若盘龙,兹地极高爽。 何令临是乡,政教昔攸掌。 周回廊庑成,宏深殿庭敞。 搆屋鸠良材,买田收沃壤。 训迪师有方,教育士有养。 朝夕勤弦歌,春秋严祀享。 皇恩雨露多,圣道日星朗。 迄今百年馀,隳废盈草莽。 我来重谒拜,遗像愧瞻仰。 碑碣载雄文,丝竹留馀响。 识此风化源,六经期再讲。 矢言力兴修,述诗告吾党。

复制 唐文凤 《重修安湖书院》
类型:

初七日道经上冯坑

形式:

肩舆晓伊轧,岭峻不可度。 崖阴草未春,云暗天欲暮。 人家驾险居,农舍梯空住。 森森雪竹林,垂垂雨棕树。 我来询民俗,遗老多物故。 顽浇可还淳,为政慎举措。

复制 唐文凤 《初七日道经上冯坑》

登镬岭

形式: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复制 唐文凤 《登镬岭》

谒先贤祠

形式:

兴国虽僻远,先贤昔所治。 有宋程太中,遗泽常在兹。 二子随侍宦,义方训书诗。 猗欤周元公,天挺贤哲姿。 大道晦复明,元气淳化漓。 平生悬冰鉴,一见深相知。 授受斯有托,继绝百世师。 至今过化地,濂洛留专祠。 何公任兴创,岁久日月驰。 荒废行复理,终当还旧规。 嗟我重谒拜,荐芳酒盈卮。 高山频仰止,悠悠起遐思。

复制 唐文凤 《谒先贤祠》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