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血书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春风,于我何有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涟如今将死于狱杖之下!一片痴心来报陛下,因为耿直而被奸人仇视;豁出性命已久,不再有什么挂念。面对奸党当政,不愿像汉代张俭那样到处逃亡,也不愿像东汉杨震一样服毒自尽。想以这条性命来报答朝廷,不及顾念妻儿哭泣哀痛。 刑讯逼供之时,被冤枉定为贪赃之罪。狱吏为了献媚,发下严格的命令,每五日便来追赃。家庭倾覆,归路已远,故交断绝,穷途末路,我的身体也不是铁石所做,只是豁出性命一条而已。拷打折磨,难道不也是天恩吗?一生躬行仁义,最终死在诏狱,不能说没有死得其所。对上天和别人还有什么怨恨吗? 只因我身担御史的职责,曾经受过先帝顾命,曾子说过:“被托付幼主和国家政事的人,面临生死关头而不能动摇屈服!”坚持着这样的信念,死后也可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无愧于二祖十宗、天地和千秋万世了。念及此,除了大笑大笑还是大笑,刀斧交加,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注释

仇人:为人所仇视。 张俭:东汉高平(今属山西)人,字元节。延熹初为东部督邮,弹劾宦官侯览,为览所诬,遂遁去。望门投止,人皆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前后受其牵连受诛者以十数,宗职并皆殄灭。 杨震:东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字伯起。延光初为太尉。被宦官樊丰所谮,遣归本郡,于途中饮鸩而死。仰药:服毒。 “打问”句:刑讯逼供,冤枉定为贪赃罪。 比缺:对犯人追赃。 诏狱:奉皇帝命令而成立的专案。 宪臣:御史台又称宪台,杨涟官职为左都副御史,故称。 顾命:《尚书。序》:“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传》:“临终之命曰顾命。”封建社会,皇帝临终前往往召集亲信大臣托付后事,嘱咐辅佐新君。参与此事的大臣称为顾命大臣。 “托孤”二句:《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此处引作孔子语,系作者误记。 先帝:指明光宗朱常洛。 二祖十宗:指明熹宗(当时在任的明朝皇帝)之前的所有明朝皇帝——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十二君。(惠宗、代宗当时无庙号,因此不算)皇天后土:即天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天启五年(1625)七月,在历经钢针作刷、铜锤击胸、土袋压身、铁钉贯耳等毫无人性的酷刑之后,已经处于濒死状态的杨涟,咬破手指写下了这篇绝命血书。读之激昂悲壮,感天地、泣鬼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杨涟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
复制作者 杨涟
猜您喜欢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九

形式: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复制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九》

三昧诸颂 其十

形式:

分明无背面,相逢不相见。 年年桃花面,临州下水船,梢公力方便。

复制 释印肃 《三昧诸颂 其十》

三昧诸颂 其十二

形式:

无根树子,混盳非出入。 头尾应皆急,妙了过这边,渡海何曾湿。

复制 释印肃 《三昧诸颂 其十二》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二

形式:

含法界,大地须弥藏一芥。 外道声闻永不传,究竟不如心自解。

复制 释印肃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二》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二十

形式:

基址坚牢以为最,百亿轮锤击不开。 定慧圆明非我所,方知达磨不曾来。

复制 释印肃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二十》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