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柳絮

清代 : 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一团团的白绒、互相追赶着结对成绒球。飘泊不定就象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 草木好象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可叹这一生、又有谁来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流离,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

注释

“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逐对成毬: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毬”谐音“逑”;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戚序、程高本“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从己卯、庚辰本。 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戚序、程高本“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今从己卯、庚辰本。 “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是《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雪芹为黛玉拟的这首词以物我合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无怪乎“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陈文新《红楼梦诗词曲赏析》:这首咏物词,既写柳絮,也是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咏物与抒情混然一体,不露斧凿之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曹雪芹
猜您喜欢

题曾光表山水图

形式:

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岂无大鱼大如豕。 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复制 罗玘 《题曾光表山水图》

荣休卷为抚州谢千户题

形式:

吾亦欲休去,多君休更先。 手扶新削杖,弓解旧弯弦。 却对寮为客,翻疑身是仙。 五老尖上月,夜夜照闲眠。

复制 罗玘 《荣休卷为抚州谢千户题》

送万典史之黄冈

形式:

城脚更无地,门开直到江。 县楼对鱼市,驿舍接船窗。 鸟立藏蛇竹,蚁缘系马桩。 听琴还听笛,不是故园腔。

复制 罗玘 《送万典史之黄冈》

送何邦彦佥江西宪初识面数日告行

形式:

已成新相知,忽作新别离。 始知别离早,更觉相知迟。 程孔暂倾盖,不在多言辞。 高枝有鸣鸟,如进我酒卮。 酒尽子当去,依稀各天涯。 豫章古水国,其下蟠妖螭。 请出匣中剑,一一剸刲之。

复制 罗玘 《送何邦彦佥江西宪初识面数日告行》

送曹进士知贵池

形式:

到江真几里,为县可三年。 心自难忘蜀,官还只住燕。 莺花萦别酒,杨柳夹行船。 向日登瀛客,相期禁御边。

复制 罗玘 《送曹进士知贵池》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