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唐风 · 无衣

: 无名氏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难道我没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的衣,穿上舒适又美观。 难道我没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的衣,穿上舒适又温暖。

注释

七:虚数,非实指,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 安:舒适。吉:美,善,好。 六:即六套衣服。亦非实指。 燠(yù):暖热,温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唐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有较多分歧,有人以为此诗系赞美晋武公请求命服之事,有人以为是一首答谢赠衣之诗,还有人以为是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全诗二章,每章三句,两章字句大体相同,是典型的重章叠句,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效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言我非无是七章之衣也,而必请命者,盖不如天子之命服之为安且吉也!盖当是时,周室虽衰,典刑犹在,武公既负弑君篡国之罪,则人得讨之,而无以自立于天地之间,故赂王请命,而为说如此。然其倨慢无礼,亦已甚矣。釐王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欲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则王纲于是乎不振,而人纪或几乎绝矣。”“(二章)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天子之卿,亦幸矣!言其久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四月十日潘亚目招同王础臣汪寓昭查德尹徐序仔梁药亭林叔吾王紫巘集视苍楼送春分得八庚

形式:

郭中登阁万峰呈,笑指江帆历越城。 远道未知芳草歇,高窗先见夏云生。 衰年作别唯须酒,空谷相求岂待莺。 尚有此宵春不尽,归途无惜月同行。

复制 陈恭尹 《四月十日潘亚目招同王础臣汪寓昭查德尹徐序仔梁药亭林叔吾王紫巘集视苍楼送春分得八庚》

春日同吴又扎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形式:

杏花风里酒旗翻,郭外新堤带远村。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 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

复制 陈恭尹 《春日同吴又扎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佘齐枢先生有曾孙之庆过其园亭题诗志喜

形式:

苍松翠竹五峰西,百福偏于晚节齐。 四叶孙枝花始见,三重堂构燕双栖。 诗成先许诸郎和,酒熟堪酬好鸟啼。 最好石桥门外路,入城潮水绿盈溪。

复制 陈恭尹 《佘齐枢先生有曾孙之庆过其园亭题诗志喜》

寄黄问溪八十

形式:

寄书南去涉琼波,为讯先生大耋过。 白发剩来曾几许,黄花开日尚能歌。 一竿无意还占虎,大笑何时更坠骡。 我少于君逾一纪,年年中酒病偏多。

复制 陈恭尹 《寄黄问溪八十》

冬夜同川南王使君舟泊樵溪骤雨有雷

形式:

数载篇章唱和同,将分仍得共游踪。 雷鸣南海初冬夜,月落西樵七十峰。 乍泊且尝他国酒,不眠遥听隔山钟。 芒鞋未怯青泥滑,树杪应添瀑百重。

复制 陈恭尹 《冬夜同川南王使君舟泊樵溪骤雨有雷》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