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别者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注释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唐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陌,田间小路。
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
高堂: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不行:不行进;不前进。
百忧:种种忧虑。
切切:恳挚、深切之意。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
前侣:前面的同伴。
征轮:远行人乘的车。
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徒:一作“从”。
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注释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唐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陌,田间小路。 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 高堂: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李白《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行:不行进;不前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百忧:种种忧虑。《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切切:恳挚、深切之意。《后汉书·窦武传》:“而诏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唐杨炯《送徐录事》诗序:“临御沟而帐饮,就离亭而出宿。” 前侣:前面的同伴。 征轮:远行人乘的车。宋韩缜《芳草》词:“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徒:一作“从”。 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观别者》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诗人所看见的一个离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与无奈之情。全诗着力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句句伤情,感情细腻深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王孟诗评》:“切切”两语妙绝,写得此意出。 《唐诗归》:钟云;观别者与自家送别,益觉难堪,非深情人不暇命如此题。钟云:情真事真,游人下泪,不须读下二句矣(“不行”二句下)。钟云:贫士老于客游,方知此境(“切切”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唐汝询曰:浅浅说,曲尽别思,觉雕琢者徒苦。又曰:说他人,其切乃尔,己怀可知。《阳关》所以绝唱。 《唐诗选》:惜别情绪,紧恳痛快,真是遇风知寒,遇日知热。 《围炉诗话》:右丞《观别者》云:“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当置《三百篇》中,与《寥莪》比美。 《唐诗别裁》:只写别者之情,“观”字只末二句一点自足。 《网师园唐诗笺》:入情入理(“不行”句下)。“观”意一点便是(“余亦”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庭前孤雁四首

形式:

缯缴满天地,空门亦有忧。 暂依庭草宿,敢望渚芦游。 梦想洲前侣,魂惊塞上秋。 预愁霜雪苦,不得到罗浮。

复制 释函可 《庭前孤雁四首》

初入慈恩寺

形式:

幸无牛马后,仍许见浮屠。 礼佛欢如旧,逢僧笑尽呼。 膏粱恣啖嚼,土榻任跏趺。 半晌低头想,依然得故吾。

复制 释函可 《初入慈恩寺》

赠无瑕师

形式:

非关学辟谷,少小便忘饥。 终日半瓢水,长年一衲衣。 看人只自老,种树已成围。 来往边城里,常愁白昼飞。

复制 释函可 《赠无瑕师》
类型:

宿山海关

形式: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自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酸。 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复制 释函可 《宿山海关》

怀友沧师

形式:

托迹长干里,能无车马喧。 世人来问法,远戍独怀恩。 定有花侵案,应知月到门。 菊英已堪把,日夕对谁飧。

复制 释函可 《怀友沧师》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