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论史

郁离子曰:「呜呼,吾今而后知以讦为直者之为天下后世害不少也。夫天之生人,不恒得尧、舜、禹、汤、文王以为之君,然后及其次焉,岂得已哉?如汉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谓间世之英,不易得也,皆传数百年,夭下之生赖之以安,民物蕃昌,蛮夷向风,文物典章可观,其功不细。乃必搜其失,而斥之以自夸大,使后世之人举以为词曰:『若是者亦足以受天命,一九有则不师其长,而效其短,是岂非以讦为直者之流害哉?」或曰:「史直笔也,有其事则直书之,天下之公也,夫奚讦?」郁离子曰:「是儒生之常言,而非孔子之训也。孔子作春秋,为贤者讳,故齐桓、晋文皆录其功,非私之也,以其功足以使人慕。录其功而不扬其罪,虑人之疑之,立教之道也。故诗、书皆孔子所删,其于商、周之盛王,存其颂美而已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郁离子说:“唉,我从今以后知道把斥责别人的过失当做正直的做法,给天下后世的危害可不少啊。上天生育人,不能总是得到像尧、舜、禹、汤、文王那样的人来做人君,而后来的主比他们差一等了。难道就再得不到了吗?如汉代的高祖,唐代的太宗,这些所说的隔世的英明君主,不易得到啊,这些王朝都相传了数百年,天下的生灵依赖他们而安定,社会繁荣昌盛,边远的民族闻风仰慕,文物典章大有可观,他们的功绩不小。但有人却一定要搜寻他们的过失,而且斥责他们并把他们的过失夸大,使后世的人列举出来做证词说:‘像这样的人也能够接受天命,统一天下吗?’于是人们就不学他们的长处,却只效法他们的短处,这不正是把攻击别人的短处当做正直的人所散布的流毒影响吗?”或许有人要说说:“历史应据事如实记载,有哪些事就应据实写出哪些事,这是出自天下的公心啊,那怎么能斥责别人的过失呢?”郁离子说:“这是书生常说的话,而不是孔子的训教。孔子作《春秋》替圣贤讳饰,所以对齐桓公、晋文公全是记录他们的功德,这并非是孔子对他们有私心,而是因为他们的功德足以使人敬慕。只记录他们的功德而不宣扬他们的罪过,是怕人怀疑他们的功德,这是立教的宗旨。所以《诗》、《书》都被孔子所删改,其中对商、周的盛世君王,只不过是保存了颂扬赞美的言辞罢了。”

注释

讦: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阴私。 直:公正、公直。 蕃昌:繁荣昌盛。 蛮夷:边远的民族。 向风:闻风仰慕。 一九有:统一九州。九有,九州。 直笔:谓据事如实记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基介绍和刘基诗词大全

诗人: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
复制作者 刘基
猜您喜欢

游嵩岳待寄诗诮之

形式:

嵩峰高不极,上有玉琅玕。 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薚?

复制 宋之问 《游嵩岳待寄诗诮之》
类型:

缑山诗

形式:

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 洛京游宦子,不知虚直宅。 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 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 柽栝穿虹?,萝茑曳金碧。 崟嵚天盖小,路转石门窄。 还顾杳亏蔽,前瞻浩攒?。 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 洞隐息心士,源潜度世客。 渔樵或迷途,志刻述往迹。 安仁寔载诞,子晋曾所历。 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 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 弊庐对石堂,虚坐留玉舄。 洎余爱羽化,洗心向禅寂。 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 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 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 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

复制 宋之问 《缑山诗》

潜珠篇

形式:

夜光四寸今所无,闻有入海求大珠。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泥蟠沙卧海底沉,何知结爱美人心。 可怜曜乘十二乘,谁惜黄金七百金。越乡祈宝诚非易,涉险捐躯名与义。 天生至宝自无伦,如何真伪人莫分。古来贵耳而贱目,恐君既见不及闻。 世有南山采薇子,从来道气凌白云。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明圣君。

复制 宋之问 《潜珠篇》

卧闻嵩山钟

形式: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复制 宋之问 《卧闻嵩山钟》

相和歌辞江南曲

形式: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复制 宋之问 《相和歌辞江南曲》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