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记得六年前在武陵相聚,分别以来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我们两鬓都已花白。谁知又要匆匆作别,江头别宴上的酒还要给老朋友倾倒。
寒日的傍晚,秋风萧瑟的边塞上,铁骑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你是那里的长官。只担心皇帝下令让你回京,因为你不顾边塞艰难日久,正有杀敌、赋诗的豪情。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
送光州曾使君:词题。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
星星:指头发花白。
使君:指词题中的曾使君。
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
不应:不顾
槊(shuò):古代的一种兵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开篇“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记得”二字将词带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武陵,今湖南常德市。“相见日”三字,虽极平常,但却包含着那次相聚中种种快乐的情事,极为明白而又十分含蓄。从那以后,他们阔别六年之久,两人都尝尽了天涯作客的况味。这一切,作者只用“往事堪惊”四字一笔抹过,简括地表现出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的情绪。“回头双鬓已星星”,现见面,两人鬓发已经花白了。这句上片是关合前后的过渡句。正因为词人对他们的武陵相会有着美好的记忆,而对分别以来的生活感到很哀伤,所以,他非常希望刚刚重新见面的朋友能长期一起,以慰寂寞无聊之思,以尽友朋相得之欢。“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哪知道又要这样匆匆作别呢?“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分别事出意料,与愿望乖违,但又不得不送友人登程的伤离情绪。虽说词只写江上杯酒相倾的一个细节,实际上,他们尽情倾诉六年阔别的衷肠,以及眼前依依惜别的情怀,都涵括里面了。

  下片是对曾使君到达光州边地后生活和心境的想象。过片二句,上句有情有景,境界雄阔悲壮。寒日的傍晚,一派萧瑟的边塞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真是令人激奋的场面。使君不仅身其中,而且还是长官和塞主。一般诗人的笔下,久守边城,则不免要流露出思归的凄怆之情。而这首词则一反常调,别出新意。作者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回京,“只愁飞诏下青冥”,使他不能继续呆那里。他何以要留恋边地呢?词的最后两句作了剖露:“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不应”,不顾。“霜塞晚”,呼应上文“寒日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串解这几句云:“言只恐诏宣入朝,不顾使君边塞,正有横槊之诗兴也。”横槊赋诗,语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云“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后来引用它赞扬人的文才武略。

  词从友人的角度想象,说他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并有写诗赞美的豪兴。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在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花费较多笔墨回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辛苦劳顿的种种情状,为抒写别情作了蓄势充足的铺垫。这种写法,具有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才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周紫芝

周紫芝,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
复制作者 周紫芝
猜您喜欢

二月十四日东山寓楼

形式:

坐觉春阴转北风,换晴将雨去何从。 栖迟一阁山相对,眇窱两沙江更空。 原野泽微才点绿,岭云朝霁不成虹。 桔槔许有回天力,百亩荒畦在屋东。

复制 黄节 《二月十四日东山寓楼》

桑柔

形式:

卒读桑柔十六章,废书三日尚彷徨。 惊心事事无今古,贪乱人人有肺肠。 吾亦作歌哀不及,国犹靡止去何乡。 始知骚赋追三百,轻举游仙乃变常。

复制 黄节 《桑柔》

八月十四夜月下

形式:

地形纤似一尘微,影落银蟾有万几。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入户且添盘烛听,夜深红泪照罗帏。

复制 黄节 《八月十四夜月下》
类型:

瘿庵座中赠程艳秋

形式:

瘿庵闲里说春明,不免当时月旦生。 似汝温柔风雅性,国中惭煞塞侯名。

复制 黄节 《瘿庵座中赠程艳秋》

为陈万里题王瑶卿凤卿时慧宝姜妙香贾璧云王伶书画扇本

形式:

国士真惭爨弄才,妙书能画世犹推。 何人更作连昌赋,重话琵琶贺老来。

复制 黄节 《为陈万里题王瑶卿凤卿时慧宝姜妙香贾璧云王伶书画扇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