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思二首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到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天断天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注释
蔼:古同“霭”,云气。
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天边关要塞所在。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
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
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仲素介绍和张仲素诗词大全

诗人:张仲素

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
复制作者 张仲素
猜您喜欢

四一迂士卷

形式:

造物无言露却真,采真多是看花人。 傍花随柳前川乐,数百年来几问津。

复制 蔡清 《四一迂士卷》
类型:

同年会

形式:

爱我同年会,会中皆俊英。 入同奉天殿,出或各专城。 譬如一家子,腑肺亲弟兄。 或内而侍养,或外以经营。 戮力家事理,所冀家和宁。 丈夫始读书,便拟掇科名。 及其既登名,岂徒娱一生。 高科一时事,千载有汗青。 富贵无所树,风花不百龄。 端居时独念,宇宙事非轻。 皇天生我曹,岂我私聪明。 民胞并物与,此责在书生。 昔年窗下业,一一皆典刑。 少者忌谋躁,老者戒宦成。 愿言各自爱,年弟复年兄。

复制 蔡清 《同年会》
类型:

见武夷二首 其一

形式:

日日问山水,今日见武夷。 点头一段意,山灵知不知。

复制 蔡清 《见武夷二首 其一》
类型:

送黄邦瑞还广

形式:

抱病日茕茕,君今又远行。 斯文谅有味,分手能无情。 柳色才沾白,稍头又转青。 百年真转毂,何以慰平生。

复制 蔡清 《送黄邦瑞还广》

画图景

形式: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 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复制 蔡清 《画图景》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