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

孟子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种境地啊。希望先生帮助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但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财产却有坚定的心志,只有士阶层能做到。至于老百姓,要是没有固定财产,也就不会有坚定的心志了。一旦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胡作非为,什么都干。等到犯了罪去惩罚他,这就等于张网捕捉老百姓。哪能有仁德的君王在位,却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能的君主统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向上可赡养父母,向下可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时能一年到头吃饱饭,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至于饿死。这之后再引导他们追求善,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现在管理国家,弄得老百姓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了受苦,收成不好难免饿死。活命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功夫讲求礼义呢? “大王如要试一试,何不从根本处入手呢?五亩大的宅院,房前屋后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老年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注释

惛:神志不清,思想混乱。是:这。 恒产:长久经营的产业。恒心:坚定不变的信念。 放:放荡。辟:同“僻”,与“邪”同义。侈:不依制度,胡行乱为。 罔:同“网”,作动词用,陷害。 制:规定,订立制度、政策。 仰:上。俯:下。畜:养。 乐岁:丰年。凶年:荒年。 驱:驱使。“之善”的“之”:往,向。轻:易。 惟:仅只。不赡(shàn):不足,不及。奚暇:怎么顾得上。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诗人: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书怀二首 其一

形式:

东海先生懒学仙,饥时得食倦时眠。年来欲试挥锄手,弱水蓬莱尽种田。

复制 张弼 《书怀二首 其一》

骑鲸图

形式:

一自骑鲸去,青山几度春。江南好风月,都属后来人。

复制 张弼 《骑鲸图》
类型:

失题十七首 其十三

形式:

稽山镜水毓诗僧,一让应堪敌四灵。綵笔辉辉扶佛日,紫衣落落验缁星。 天晴蜃气连沧海,夜静鲸音彻洞庭。且咏白云三万顷,绝胜倾耳听风铃。

复制 张弼 《失题十七首 其十三》
类型:

失题十二首 其九

形式:

白鹤城中沸市声,谁知帘下有君平。张骞懒问支机石,得得频来讲易经。

复制 张弼 《失题十二首 其九》

杨妃菊

形式:

秋庭何事有璚姬,前身半是三郎妃。风流阵里风流尽,山鬼断送来陶篱。 锦绷胡雏不可料,悔心独对陶翁笑。悠然写入归来辞,有谁更和清平调。

复制 张弼 《杨妃菊》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