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山下泊船怀别润州杲上人

画图行李是随缘,立别江头雨霁天。
铁瓮独归三月寺,铜瓶轻挂两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竭,老拥云霞衲已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为师怀想几凄然。
林逋介绍和林逋诗词大全

诗人: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
复制作者 林逋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亚麻

形式:

释名 鸦麻,壁虱胡麻。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大风疮癣。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亚麻》

本草纲目 · 菜部 · 薤

形式:

释名 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 (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 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楼薤白汤”。又方: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细,加醋煎服。 奔豚气痛。用薤白捣汁饮服。 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 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 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薤》

本草纲目 · 谷部 · 绿豆

形式:

气味 绿豆:甘、寒、无毒。 绿豆粉:甘、凉、平、无毒。 豆皮:甘、寒、无毒 豆芽:甘、平、无毒。 主治 绿豆: 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 赤痢不止。用大麻子大水中三末滤汁,煮绿豆吃,极效。 消渴。用绿豆煮粥吃。 痘后痈毒。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等分为末,醋调匀时时扫涂患处。此方名“三豆膏”。 水肿。用绿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加水三碗,煮熟,临卧时空心食豆。次日将原附子两片又各切为二,另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照第一日,第四日照第二日食豆。水从不便下,肿自消。未消可多吃几次,忌食生冷、毒物、盐、酒。 绿豆粉: 霍乱吐利。用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即愈。 解砒毒。用绿豆粉、寒水石等分,加蓝根汁调服三至五钱。 署天痱疮。用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调匀扑患处。药中亦可加蛤粉二两。 肿毒初起。用绿豆粉炒成黄黑色,加皂荚粉一两,醋调敷。皮破者。用油调。 豆皮:解热毒,退目翳。 豆芽:解酒毒、热毒,利一焦。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绿豆》

本草纲目 · 谷部 · 蚕豆

形式:

释名 胡豆。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快胃,和脏腑。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蚕豆》

本草纲目 · 谷部 · 神曲

形式:

气味 甘、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虚寒反胃。治方同上。 暴泄不止。用神曲(炒)二两、蒜萸(汤泡,炒)半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产后晕绝。用神曲炒为末,水冲服一匙。 食积心痛。用陈神曲一块,烧红,淬酒二碗饮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神曲》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